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扫描二维码

自律管理承诺 网络谣言曝光台
资阳雁江警方15年接力寻找 被拐孩子终回家
2025-08-13 10:30:07    资阳观察

“我的儿啊……”刘虹(化名)泪如雨下,用颤抖的双手将眼前这个高出自己两个头的青年紧紧抱在怀里。8月11日,资阳市公安局雁江分局八楼会议室里,亲生父母、养母、亲友、民警与志愿者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幕──小邓被拐15年后,与家人团聚。

失散多年的小邓见到亲人。

2010年3月的一个午后,在资阳市雁江皇龙新城附近的卤鹅店内,刘虹陪着3岁的儿子小邓在小床上休息,父亲邓强(化名)则在柜台前打盹。不料,小邓悄悄溜出门玩耍,再也没有回来。

调取监控后,他们惊恐地看到,一名陌生男子将孩子哄走,还带他去超市买零食。周围的邻居熟人曾看到二人离开,但因孩子并未表现出抗拒,没有引起怀疑。刘虹夫妇当即报警。

案件立案后,雁江警方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文。2014年,人贩子落网并交代,同期被拐的儿童多被贩往东南沿海城市。警方立即南下广东、潮汕等地查找,却未发现小邓踪迹。时间一晃多年,案件承办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寻找小邓”始终写在移交卷宗的第一页。每逢重要节日或案件梳理节点,新的承办民警都会主动联系刘虹,通报进展、安抚情绪。“15年来,我接到过很多不同警官的电话,他们声音不一样,但都说同一句话──‘我们还在找’!”刘虹哽咽地说。为了不让任何线索遗失,雁江警方保留了当年所有案卷、监控截图和采血信息,并随着技术升级不断更新比对数据库。即使一度陷入僵局,也有人接过“接力棒”,继续在茫茫人海中寻找。

立案以来,民警曾去广东潮汕地区开展多次排查,均无进展。直到2023年,民警依据小邓年幼时的照片,通过预估其成年后的模样,再进行比对,最终锁定深圳的一个孩子。后通过采集DNA信息比对,在2024年上半年确定对方就是小邓。

2025年1月21日,拐卖小邓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文也迎来了二审宣判,四川省高院驳回其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对其死刑裁定将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生效。

得知消息时,刘虹夫妇的心情难以言表。但考虑到小邓即将参加2025年高考,警方建议暂不打扰。他们压下激动的情绪,直到高考结束的8月初才告诉儿子真相,并约定在8月11日举行认亲仪式。

“他已经长大了,我们尊重他的选择,只希望他幸福。”刘虹说。邓强接过话头:“孩子找到了,我们才有心气去做事。”

认亲现场,曾经参与初期侦办、如今已退休的黄荣成警官特意赶来,与多位接力寻找过小邓的老同事一起见证这份迟到的团圆。15年的寻找,让一个破碎的家庭重新完整,也让“接力棒”从一代警察传到另一代,最终把孩子迎回家。

见习记者 曾志倩 全媒体记者 谢承爽

(特别声明:本文为四川发布平台"发布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四川发布立场。四川发布客户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