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的球迷。
11月1日,泸州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的灯光在雨幕中晕开,映照着场上一片拼搏的身影,也映照着看台上一抹不屈的蓝色。资阳中国牙谷队,再次在客场以0比2憾负。记分牌定格,但属于资阳的故事,远未结束。
在“南0王”这个带着自嘲与倔强的称号背后,在资阳队那片永不沉寂的蓝色海洋里,有一道独特而温暖的风景──她们是妻子,是知己,是记录者,并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支持”二字的基石。
王丽莎:
从“小家”的牵挂,到“大家”的支柱
见到王丽莎时,她正在现场拿着手机清点着手中的物料:“军鼓、旗杆、围巾……哦,最重要的,几十盒金嗓子,一场都少不了。”39岁的她,是资阳足协主席龙腾的妻子,没有头衔,却成为了资阳球迷中的“著名女将”。

王丽莎在现场为球员应援。
她的初衷,源于深夜的一盏孤灯。“他每天早上七点多出门,忙到凌晨一两点。管球迷,管球员,根本顾不上家。”在她的手机里,存着一张10月1日发的朋友圈:孩子在练排球,老公在训足球,配文是“两爷子一个比一个忙,已经三个星期没有见面了”。她笑着,眼角有些疲惫,“你看,就是这样,你没法责怪他,只能帮他分担。”

王丽莎朋友圈截图。
这份“分担”,从台后走到了台前。她还记得资阳到内江的首场川超比赛,看到没有排练过的应援,有些着急。“现场有些乱,球员也会有些影响。”那一刻,她意识到,支持不能仅靠热情,更需要专业。
于是,她开始“折腾”。带动现场的球迷们一起练歌、排阵型、做物料。“是挥手还是摇摆?我们一遍遍试。”每一场应援后,她的大拇指指甲都会淤着血。“跳一场,全身痛三天,女娃儿们指甲瘀血、嗓子全废,是常事。但你看,我们一场比一场好。”她的眼里,亮晶晶的,满是喜悦。

王丽莎在现场为球员应援。
最让她自豪的,不是组织的规模有多大,而是真正展现出了资阳人的精气神。她兴奋地回忆起一个场景:“今天来的路上遇到内江的老大哥们,开车经过我们的大巴,特意打电话来说,‘资阳球迷,太给力了’,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我们的球迷,从没掉过链子。”
牟然:
穿梭于“酒城”与“牙谷”之间的双城之爱
下午4点,牟然早早出现在球场外,穿着橘色应援服的她像一个快乐的小太阳。她手里提着大包小包──泸州特产麻辣鸡,专门为远道而来的资阳“娘家人”准备的。

资阳球迷和牟然合影。
远远地,几个穿着蓝色助威服的身影出现,牟然眼睛一亮,立刻迎了上去。“来了来了!等你们好久了!”她热情地招呼着,将还带着手心温度的麻辣鸡递到资阳球迷手中。“快尝尝,地道的泸州味,给你们加加油!”
“牟姐,你也太客气了嘛!”资阳球迷李显伟又惊又喜,接过这份沉甸甸的心意。

资阳球迷接收到牟然的麻辣鸡。
她不仅是来送特产的,还精心准备了一条横幅──“欢迎资阳,资阳人蛮斯对”。“之前和资阳的球迷们在蓉城球迷群里聊天,今天终于能在我的家乡迎接他们,必须尽地主之谊。”牟然笑着说道。
她的热情,有迹可循。这个泸州妹子,是个“资阳媳妇”。2022年因父亲患病,她与丈夫陈长从资阳搬回泸州生活。但她的心,一半留在了资阳。“资阳是泸州最远的一个客场了,过来要2个小时,真的不容易。”她话语里满是心疼。

牟然和老公陈长带孩子一起应援。
她的丈夫陈长,加班后晚上6点,带着两个孩子匆匆赶来。看到妻子准备的惊喜,这个资阳汉子脸上写满了感动与欣喜。有人开玩笑问:“要是今天泸州赢了,你们回去会吵架吗?”夫妻俩相视一笑,异口同声:“今晚没有蜀道山,牙谷酒城一家人!”一句玩笑,化解了竞技的对立,升华为地域与情感的融合。
胡灿凤:
用笔尖与镜头,为拼搏者立传
资阳融媒体中心的记者胡灿凤,是球队另一个维度的“第十二人”。从8月初开始,她的生活节奏就与球队牢牢绑定:训练、比赛、幕后……截至目前,她已发布了三十多条报道,采访了二十多名队员。

胡灿凤在赶稿。
她的工作状态,是“白加黑”的连轴转。“球队晚上七点到九点训练,我采访完,就想着趁着‘热乎’尽快出稿。”胡灿凤表示,九月基本无休,十月也只是“略有缓解”,多个周末都是在加班中度过。11月1日这天,她依旧冒雨穿梭在赛场,精准记录着资阳队的每一次换人与攻防。
当天比赛结束后仅2小时,她的稿件《玩转川超 资足常乐丨雨中奋战!资阳队客场不敌泸州队》便已发布,将资阳队员们90分钟的雨战艰辛真实呈现。

胡灿凤在现场采访资阳球迷。
让她坚持的,不仅是职业操守,更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对足球一窍不通的我,看到他们那种拧成一股绳的劲儿,太打动人了。”她曾报道一名资阳队队员为了踢球减重30斤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我们记录的不是输赢,是普通人的热爱与坚持。”胡灿凤说道。

胡灿凤参加赛后新闻发布会。
她记得一个寒冷的训练夜,资阳队执行教练李刚对她说:“你们来采访也很辛苦,这么冷,要多穿点。”一句朴素的关心,让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一直输,为什么还要坚持?
她们的答案……
资阳队战绩不佳,“南〇王”的称号不胫而走。一个现实而尖锐的问题浮现:一直输,还有必要这么努力地应援和宣传吗?

现场的球迷。
王丽莎的答案,带着纯粹的笃定:“我们不是为了赢才来的。球员在场上拼尽全力,我们就要让他们知道,无论结果如何,回头一看,我们资阳球迷永远在!”
牟然的答案,充满了情感的回响:“感动我的,不是胜负,是那种‘我们在一起’的感觉。我记得在资阳看比赛,他们还给我发了零食礼包,里面有美食地图。那一刻我就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资阳球迷。
胡灿凤的答案,则承载着记录者的使命:“我们的报道,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资阳足球的真实面貌──有泪水,有汗水,更有坚持。他们展现的,是超越胜负的体育精神和城市凝聚力。”
雨停了,灯光渐暗,蓝色的旗帜仍在挥舞,歌声未曾停歇。输了一场球,但赢了一座城的心。而这颗心的每一次跳动,都离不开这些女性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她们让所有人相信,在那片永不沉寂的蓝色海洋里,真正的胜利,早已在过程之中。
全媒体记者 阳洋 张建
来源:资阳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