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眼下,雁江蜜柑的热度还未散去,资阳雁江蜜柑新宠儿──雁媛正接档上市,在众多水果玩家面前刮起甜蜜风暴。
这颗糖度13+的果子背后是资阳雁江敢于破圈的勇敢实践,资阳柑橘人用勤劳的双手改良品种,提升柑橘品质,不仅助力雁江蜜柑走向全国各地,还铺展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村民幸福底色日益浓厚。
品质突围 提质发展激活产业新动能
近期,在丰裕镇同意村的雁江区跃达家庭农场内,郁郁葱葱的柑橘林,色泽金黄、圆润饱满的雁媛挂满枝头,丰收的景象让农场负责人罗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罗泽在雁媛果林。
“雁媛吃起来非常爽口,果肉细腻、糖度高,是易剥皮的早熟品种,市场竞争力也很强。”罗泽是雁江蜜柑产销联盟的成员之一,更是雁江第一批种植雁媛的种植户。2016年,曾经在外做汽配生意的他回到家乡发现,乡亲的橘子摆在路边无人问津,想到果子卖不出去,他们一年的收入将大打折扣,他也跟着心痛了起来。
“回乡创业的初衷源自我的乡土情怀。”凭着一腔热血,什么都不懂的他回到家乡承包土地种植柑橘。为了种好柑橘,他除了自学,还积极参与区上、镇上组织的培训,最终摸索出一套种植经验。
“好品质才能卖好价钱,我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潜力,但柑橘市场不断变化,我也需要早做准备。”2020年,“雁媛”这一品种闯入他的视野,眼光敏锐的他一举拍板,将这一品种引进了自己的园子。
新品种是需要“驯化”的,刚开始,高温带来的干旱、花量锐减、糖度降低等问题让他受到打击。为了克服难题,他在园子里观察生长、调配水肥……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试产的雁媛每斤卖到了10元。如今,他的农场有1100余亩柑橘,主要种植雁媛和金秋砂糖橘。

雁媛。
罗泽的钻研探索是雁江众多柑橘人在提质发展路上的缩影。雁江区柑橘种植历史悠久,深厚的种植传统为打造“中国早熟蜜柑之乡”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最大、也是全省唯一的早熟蜜柑产销基地,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39.96亿元。
随着消费市场升级和种植技术进步,雁江区以区委三化联动战略为指引,大力实施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推广、产业配套、组织提升“五大行动”,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实施柑橘嫁接改良“雁媛”项目,推动柑橘产业提质发展,激活产业新动能。
品牌破圈 “一链生金”引领全链振兴
10月25日,2025/2026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川超”)开赛,资阳中国牙谷队主场迎战内江重龍酒队。在球迷通道,雁媛作为资阳特色产品受到内江球迷刘静的青睐。“不同于内江血橙的果味浓郁,雁媛汁水丰富,适合出游时解渴。”

雁媛。
雁媛亮相“川超”不仅仅在通道内,资阳中国牙谷队的球衣还印有资阳本土特色品牌标识“雁媛橙”,通过队员的多次比赛不断增加雁媛的品牌曝光度。据了解,雁媛是融合了爱媛的细腻多汁和耙耙柑的浓郁果香,去年第一次上市,市场平均售价在每斤10元左右。“预计今年11月10日左右将达到绝佳口感,届时将会大量上市。”资阳市雁江蜜柑产销联盟理事长杨荣彬介绍,目前,雁江区雁媛种植面积1.5万亩,今年预计产量200万斤。
2024年雁媛的开门红是雁江推动柑橘产业提质发展的最佳证明之一。“自雁江蜜柑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来,品牌价值实现了近5倍的跨越式增长。”雁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区主要柑橘品种有早熟兴津蜜橘、耙耙柑、沃柑、爱媛、雁媛等,从当年8月到次年5月均有柑橘供应销售。

同意村的雁媛果林。
以雁江早熟蜜柑为根基,雁媛作为雁江柑橘新秀,将执行“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品质标准、统一打造品牌、统一包装销售”四个举措。与此同时,雁江区还将推进柑橘产业与精深加工、电商销售、农旅文旅等融合发展,为产业全链带来振兴动力。
从一颗柑橘的品质坚守,到产业提质发展,雁江正以产业为笔,在27万余亩柑橘地上,书写着“产业兴则乡村兴”的时代答卷。
全媒体记者 刘佳雨 王仲杰 冯柏瑞
来源:资阳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