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扫描二维码

自律管理承诺 网络谣言曝光台
决胜“十四五”丨一脉毗河润资阳
2025-11-04 17:49:18    资阳观察

行走在资阳的乡野田间,一股源自百里之外都江堰的清澈水流,正通过纵横交错的渠系奔腾向前……这汩汩清流,正是毗河供水一期工程送来的“发展水”“幸福水”。

作为四川省“再造一个都江堰”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该工程由资阳农发集团下属丹宏水利公司进行运营,自2021年7月通水以来,已累计完成引调水11次、调水3.4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成都、遂宁、资阳的生产生活用水。它的畅通运行,也标志着资阳在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保障区域水安全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写下了生动注脚。

乐至县卢家坝渡槽。

在乐至县卢家坝渡槽,巨大的槽身内清流奔腾、水声哗哗。“我们9月中旬开始前期准备,主要是渠道维修和设备维护。9月29日开始调水,在10月2日凌晨实现资阳境内全线贯通。”资阳市丹宏水利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业务管理部负责人郭鹏望着奔腾的水流介绍道。当前,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在资阳段的“血管”已全面畅通,生命之水正源源不断流入周边渴望之地。

水流沿着脉络延伸,在蟠书补水渠尾端,景象更为动人。渠水清澈见底,欢快流淌,两侧是大片绿意盎然的农田。刚刚完成秋收的土地,因这“及时水”的滋润焕发生机,空气中弥漫着水汽与泥土的芬芳,为接下来的秋种和来年春灌储备了宝贵底气。

蟠书补水渠尾端。

调水工程的效益,体现在关键节点的蓄积与保障能力上。位于安岳县卧佛镇的书房坝水库,是此次调水的重要终点之一。站在水库大坝上,但见水面开阔,波光粼粼,与先前因干旱导致的低水位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1月至9月,书房坝水库降雨量仅696.5毫米,比常年偏少,蓄水情况一直不佳。”书房坝水库办公室工作人员罗娟介绍,截至10月28日,已成功调水近900万立方米,水库库容达到5018万立方米。“这次调水,不仅直接保障了安岳城镇40余万人的饮水安全,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明年春季的农田灌溉,储备了充足水源。”罗娟的语气中透着振奋。

书房坝水库。

在《四川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中,构建“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水网是重中之重。作为四川省腹部经济区“五横四纵”水资源战略配置体系的大型骨干工程,毗河供水工程主要以灌溉、城镇供水为主,兼顾人畜用水和改善生态环境。其一期工程新建骨干渠道380余公里,年调水总量达4.33亿立方米。此次新一轮调水,资阳共计划调水4100余万方,将有效覆盖城乡生活、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等多重需求。

在“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收官阶段,毗河供水工程的效益显现,是资阳市积极融入全省“五横四纵”水资源战略配置体系、加速构建区域骨干水网取得的显著成效。它有效缓解了资阳,特别是乐至、安岳等地区的长期缺水困境,优化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为保障粮食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以及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水利支撑。

苟家滩枢纽。

今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引大济岷工程可研报告,“引大渡河之水补济岷江流域”指日可待。根据规划,引大济岷工程将为包括毗河供水区在内的都江堰灌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补充,届时,毗河供水工程的效益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水到渠成,润泽万物。毗河之水穿越山川,流入干涸的土地与水库,流淌的不仅是珍贵的水资源,更是沿线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憧憬。一个“再造都江堰”的梦想,正在资阳这片广袤土地上变为现实,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见习记者 王雯静 方家雨 全媒体记者 李好 刘一笑

来源:资阳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