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资阳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在11月5日召开的“决胜‘十四五’ 擘画新蓝图”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凤先用五组鲜活的关键词,描绘了一幅经济“筋骨”更强、交通“动脉”更畅、产业“名片”更亮、民生“底色”更暖的资阳发展新图景。

发布会现场。

王凤先介绍资阳“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千亿台阶上的新跨越
“过去五年,我们见证了一座城市经济的加速奔跑。”数据显示,资阳经济总量在“十四五”期间成功迈上千亿台阶,预计年均增速达6%,位居全省前列。发展成色更足: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曾连续21个月稳居全省前四位;市场活力迸发,市场主体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46%;开放型经济表现亮眼,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连续7年跻身全省前列。
区位交通“同城首站”:
从地理中心到枢纽门户
“资阳的区位优势,正从战略‘潜力股’变为发展‘实力派’。”王凤先表示。随着“8高9轨16快”立体交通网络加速成型,资阳已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交通节点。省内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资阳线,让“半小时直达天府机场”成为日常,资阳深度融入成都“半小时生活圈”。多条高铁干线推进建设,预示着“县县双高铁”时代即将到来,资阳作为“成渝黄金C位”的战略地位更加稳固。
特色产业“群星闪耀”:
硬核“资阳造”走向世界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硬支撑。王凤先如数家珍:“中国牙谷”374款产品走向全球,国家级产业集群实至名归;资阳机车驰骋34国,成为全国最大内燃机车出口基地;商业火箭“三发三捷”,站上科技前沿。同时,安岳柠檬品牌价值高达191亿元,乐至蚕桑构建全产业链,百威啤酒、欧福蛋业等龙头企业让“资味”飘香四海。现代服务业也亮点纷呈,方特文旅开门红,明略科技实现本土上市企业“零的突破”,资阳产业体系正呈现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民生答卷写满幸福感
“发展的温度,最终要由民生来度量。”王凤先强调,全市民生支出占比始终保持在65%以上。这份温暖的民生答卷包括:新增学位3.5万个,教育供给实现量与质的双提升;三甲医院增至10家,群众看病更方便;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养老服务工作成为全国样板。发展的成果,正转化为市民群众触手可及的获得感。
发展条件“整体跃迁”:
城市底蕴更加厚实
发展基础决定城市未来。王凤先指出,资阳城市建成区拓展至117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大水利工程的竣工,终结了“靠天吃饭”的历史;能源基础设施升级,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资阳蓝、沱江绿”成为常态,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都市圈首位,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正加速崛起。
展望“十五五”,资阳将继往开来,持续汇聚发展动能,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和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谱写资阳新篇章。
会上,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市项目编研和推进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来源:资阳观察
(特别声明:本文为四川发布平台"发布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四川发布立场。四川发布客户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