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湖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心城区龙泉驿区,龙泉山西麓,是一座城市中的生态公园湖泊,也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重点保障项目、天府蓝网示范项目。
突出问题
东安湖所在的龙泉驿区产业发展强劲,但人均水资源量仅224立方米/年,属于极度缺水地区,加之水资源分布不均、低洼地带连年受淹、塘堰水质差、东风渠岁修期灌溉缺水等问题,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有差距。
△成都市东安湖
主要措施
龙泉驿区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理念,系统分阶段开展东安湖生态修复工作。
第一阶段:保护生态基底,构建河湖大美形态。按照“外源截污、雨水控制、生态净化”思路,全面控源截污。采用“改、构、提、增、维”方式实施水体综合治理,通过底改微生物投放、水生动植物群落组建、多元水体形态打造等方式,改善湖底生境,构建稳定自净生态系统,提升水体透明度,增加水体溶解氧,维持水质长效稳定。在抓好日常维护的同时,建立智慧化管理体系,坚持建管并重。
第二阶段:聚焦景水和谐,发挥河湖生态效益。发挥水库功能,完成东安水库及扩容工程建设。厚植生态本底,打造山水林田湖草复合生态系统,提升生物多样性。构建品质景观,“一湖一环、七岛十二景”将生态本底和生态效益完美结合。
第三阶段:注重人文配套,探索生态价值转化。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商业化逻辑”思路为引领,加快基础配套、公服建优、设施开放、场景营造,聚人气、树形象,全力实施东安湖活力城片区开发建设,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中的“示范区”,积极推动生态价值转化。
△东安阁片区治理前
△东安阁片区治理后
治理成效
通过系统治理与修复,东安湖的生态流量有了充分保障,年平均水位达3.97米,同时具备农业灌溉(灌面2.24万亩)、提供市政绿化用水、腾蓄汛期雨水、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等功能;水质长期保持地表Ⅱ类水标准,实现鱼翔浅底的优美画卷;动植物种类丰富,吸引了大量野鸭、白鹭、斑鸠等野生鸟类安家落户,湖中还发现了有着“水中大熊猫”、“生态检验员”之称的桃花水母。如今的东安湖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本底“吸引人”,以场景引流客群为路径“留住人”,以商业公共配套为支撑“服务人”,以生态价值转化为目标“幸福人”,自开放以来,日均吸引万余游客来访,大幅带动区域发展,彰显了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
△水岸半岛片区治理前
△水岸半岛片区治理后
经验启示
东安湖借助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的契机,凭借创新的机制模式,积极探索了一条以生态价值转化为中心的城市河湖建设路径,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有机融合、良性互动,描绘出高颜值、生活味、归属感的公园城市美好画卷,充分彰显了“山水龙泉驿”城市特质,显著提升了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可为人口密集的缺水城市建设生态公园湖泊提供借鉴,也可为城市河湖建设与大型体育赛事结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