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扫描二维码

自律管理承诺 网络谣言曝光台
23个跨界国考断面全部达到优良!川渝两地生态共建环境共保成效显著
2025-03-01 12:19:32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月27日下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五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宜宾举行。会议总结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五周年工作,共谋下一步合作思路、方向和举措,安排部署2025年任务。

“2024年,全省PM2.5年均浓度首次低于30微克、下降幅度历史最大。”四川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雷毅雷毅介绍,全省15个重点城市首次在全国168个城市排名中全部进入前80位,34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100%,川渝23个跨界国考断面全部达到优良。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近年来,在推进污染协同治理方面,川渝两地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跨流域共治共保,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协同推进固体废物及新污染物治理。设立全国首个跨省市河长制办公室,发布《川渝跨界河流管理保护联合宣言》,四川331个水站与重庆实现数据共享。此外,在全国首创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在全国率先开展跨省域“无废城市”共建,以及率先建立跨省域新污染物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机制。

在加强生态系统协同保护方面,川渝两地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快完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组织开展2024年“绿盾”行动,全面完成国家移交的生态破坏问题核查整改,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整改完成率100%。签订《长江流域川渝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成为长江干流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去年,两省市又签订第二轮补偿协议,将嘉陵江干流、前河流域纳入补偿范围,共同出资规模提升至每年5亿元。

在推进绿色低碳协同转型方面,川渝两地协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动川渝科技创新,协同推动生态价值转换。成立川渝“双碳”产业计量创新联盟,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实现提质扩容,四川省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交易额达到1388.76万吨。同时优化绿色金融创新手段,推出“绿创贷”“生态贷”等30余款专属信贷产品和“川碳快贴”地方性政策工具,落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流域综合治理、节能环保产业等项目268个、总金额2777亿元。

在完善环境治理协作机制方面,川渝两地强化川渝法规标准共建,完善联合执法监管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支撑保障能力,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两地协同立法保护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以四川《条例》+重庆《决定》的形式探索协同立法新模式,将区域协作写入《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此外,还共同举办全国首次部省(市)联合环境应急实战演练,得到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

据悉,下一步,川渝两地将协同制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协同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协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洋 刘星池(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