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扫描二维码

自律管理承诺 网络谣言曝光台
守护绿水青山,他们有“铁脚板”“绣花功”
2025-07-09 10:08:04    四川生态环境

在四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巴山蜀水的守护者,是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更是美丽四川的建设者。他们,就是四川生态环保铁军。今天,“铁军风采”聚焦达州、泸州两名基层环保人,一起来看他们在平凡岗位守护绿水青山的故事……

达州市 耿向永

用“铁脚板”守护碧水清流

“马上要选址了,要多去看看现场,及时查漏补缺。”今年以来,达州市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耿向永作为负责人,格外忙碌,开展培训、审核方案、现场指导,足迹遍布53个村,他连续两个月起早贪黑到现场勘察,确保污水处理设施选址和工艺科学合理。

△图为耿向永(右)开展流域水质快速检测

十多年来,耿向永深耕水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保护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等领域。大竹县平滩河牛角滩断面连续三个月水质告急时,他主动请缨,参与流域污染源调查,从专业角度协助当地制定攻坚方案,推动多方开展攻坚治理。

小流域污染治理期间,他风雨无阻跑遍全市6个重点小流域沿线,牵头编制攻坚方案,推动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中,他和同事立足达州丘陵山区实际,编制试点实施方案,助力达州入围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地区。

一系列方案,从编制到落地见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支撑,更需要用“铁脚板”的丈量,正如耿向永常挂在嘴边的:“技术人员要多跑现场,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答案。”

泸州市 唐润梅

让每一次执法都经得起检验

“案件的证据链必须完整无缺,才能经得起法律与实践的检验!”近日,泸州市生态环境局法规与审计科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唐润梅正专注于审阅案卷,向同事拆解证据固定要点与法律适用逻辑。

△图为唐润梅开展普法宣传工作

进入生态环保系统近八年,从个案审查的微观纠偏到执法体系的全局建构,从损害赔偿制度破冰到全民法治意识培育,唐润梅都积极参与。具体实践中,她推动制定执法规范化制度机制20余项,牵头剖析复议应诉案件10余件,联合业务科室制定采样程序标准15项,设计制定行政执法量化评估指标36项,带头开展普法宣传,连续8年制作漫画版环境违法案例手册。

在办理某公司擅自堆放固体废物案时,面对执法人员关于拒不改正强制执行方式的困惑,她反复钻研法律条款,比对同类司法判例,最终确认“直接依法代履行”的合法性,及时阻断污染扩散风险,形成“调查取证-法律论证-执行落地”的完整链条,为同类案件办理提供了范例。

扎根环保执法一线,唐润梅深知肩上守护正义的责任,她坦言:“只有用严谨细致的‘绣花’功夫办理每一个案件,才能织牢环境监管的‘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