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7月10日,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进入主汛期以来,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积极响应,加强水环境监管和隐患排查,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根据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水利)水文中心发布的“7月7日~13日水情趋势预测”了解:岷江、沱江、涪江可能出现明显涨水过程,嘉陵江、渠江可能出现小幅涨水过程,个别中小河流可能出现超警洪水。如何进一步织密生态环境安全“防护网”?一起来看:
成都市龙泉驿生态环境局开展东风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宝狮湖备用水源地专项水质监督监测工作。监测人员通过现场快速检测与实验室深度分析,对氨氮、总磷、重金属及微生物等24项基本项目、5个补充项目、80项特定项目等核心指标全方位“体检”,密切关注汛期饮用水水质状况。
自贡市生态环境局组织技术力量,全面排查辖区内沱江干流、釜溪河流域11个国、省控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安全隐患,重点保障站点供电、采水、防雷等关键环节稳定可靠,紧盯监测数据,确保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启动“测管协同”快速响应。
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强化重点企业污染源、水质、大气环境自动监测设施监督检查。强化部门联动,完善雨情灾情趋势会商研判和实况反馈机制。指导企业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科学规划布设围堰、应急池等设施,督促风险企业落实“一书一单一卡”制度,提升环境风险防范和应对处置能力。
遂宁市生态环境局聚焦饮用水水源、化工园区、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曝光典型突出问题,以督促改。建立市级环境应急指导支援队伍,盘点环境应急物资,筹备全市“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检验性实战演练,落实值班值守和应急备勤制度,做好时刻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准备。
南充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化工园区、重点污染排放企业、危废处置等单位,针对重点环保设施设备运行等关键环节开展深度溯源排查,确保污染治理设施规范运行。采用“专家+执法”协同工作模式,组织力量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环境敏感单位进行全覆盖排查评估,发现并及时督促整改问题。
达州市开江生态环境局迅速行动,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新宁河、蕉溪河开展城区溢流口巡查,并加密监测频次,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密切关注饮用水水源地及国省控断面水质变化情况,严防汛期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发生。
巴中市通江生态环境局开展地表水断面汛期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对43条主要河流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常规监测。开展省级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掌握各类风险信息。加大日常水环境巡查频次,对全县排污口分类排查整治,实现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浓度检测全覆盖。
资阳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 “回头看”,核查工业雨洪排口并监测水质,排查整治沱江沿岸工业园区,开展流域巡河和汛前河道清理。安岳生态环境局结合降雨预警,针对性部署防汛力量,加大重点断面监测频次,实时发送提醒预警。加大对水源地、人口集中区、污水处理设施排口及重点水产养殖区下游水域、行政交界水域的日常巡查、维护。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