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双宝”──大熊猫与金丝猴,既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更是中华文明中“和合共生”哲学的具象化表达。在成都世运会的语境下,“中国双宝”被赋予了新的文化使命:它们不仅是吉祥物“蜀宝”“锦仔”的原型,更成为连接生态、文化与体育的桥梁。
近日,在第12届世界运动会即将在成都盛大举行之际,由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主办的“双宝迎世运 和美润五洲──‘和美五粮’暨中国大熊猫金丝猴双宝文化艺术展”在成都开幕。展览以“中国双宝”的生态和谐为切入点,将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物多样性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共生”哲学相结合。著名作家、评论家何开四和成都大学中国双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展览总策划薛康联袂撰写的《双国宝赋》。现将该赋编发,以飨读者。
双国宝赋
何开四 薛康 撰文
引言
大熊猫与金丝猴,先后于1869年4月1日和5月4日,由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宝兴县邓池沟首次科学发现。其同源四川,均为国宝,并称双宝。一黑白相融,憨态可掬;一金发亮眼,灵动活泼。动静相宜,形神互补,相互伴生。二者乃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之旗舰物种暨萌化人心之自然精灵,双宝从栖居山林一隅及备受世界关注,亦为中国对外交流之友谊使者,复推动生态环保、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发挥重要之作用。今操觚为赋,展现双宝光华,惟愿天地自在,万世长青!
一、大熊猫赋
巴蜀多奇珍,熊猫号国宝。夫熊猫者,吉祥之物也。风度翩翩,倾倒万方。其形也,浑然与天地共圆;其色也,具太极两仪之象;其态也,英俊潇洒之可掬;其性也,憨厚有君子之风。隐于山林,与世无争,诗意栖居,志行高洁。非真气不聚,非翠竹不食,非醴泉不饮,非茂林不居。故尔熊猫生息处,亦必造化钟灵神秀之地也。
往事渺渺,奇哉熊猫。宇宙混沌,天地玄黄;物竞天择,适者乃强。熊猫何年初见月,山月何年照熊猫?渡冰川,涉洪荒,万劫千灾,雨雪风霜。噫吁兮,高山迁为陵谷;悲也乎,几多同辈夭亡。漫道彭祖八百岁,岂有熊猫岁月长。聚山川之灵气,得自然之生机。仰视星月,俯听溪泉,优哉游哉,坐对林莽;花开花落两由之,心自广兮体自胖!斯亦自然之奇迹,堪称生命之华章!
惊艳四海,五洲蜚声;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史记》赞其勇,唐人谓之奇。世为友好使者。古有“义兽”之称。大唐泱泱,万方乐奏,熊猫出使东瀛,首开和平外交;近世以降,遗风未沫,“潘达”风靡欧美,滚滚三次热潮。当代外事风云,风流更是国宝。“令令”“兴兴”,落户华盛顿;“佳佳”“晶晶”远行英吉利;“蓝蓝”“康康”,安家东京都;“燕燕”“黎黎”,牵手法兰西。猗欤盛哉,熊猫之德!猗欤盛哉,熊猫之情!中国和平崛起,熊猫四海称誉!
爱我熊猫,就是爱我中华;爱我熊猫,就是热爱人类!熊猫系连友谊,熊猫系连文明,熊猫系连你和我,熊猫系连世界升平!
二、 川金丝猴赋
四川为天府之国,四川亦动物王国,尤以珍稀动物名世。大熊猫共川金丝猴允称双国宝,斯也举世之佳话也。
川金丝猴者,其分布于川鄂陕甘诸省,灵长类动物也。冰川遗孤,天择之子,越万世而不息;天地造化,森林一族,乃自然之精灵。蹲坐于高树,散步于林地;声色情态,乐和盎然,生机勃郁,与人相亲。金发熠熠,灵目瞳瞳,颜值担当于林莽;长尾曳曳 ,仰鼻傲傲,形神生动之表征。静则休憩,安静祥和,相依相偎,仿佛谈心促膝;动则飞跃,敏捷灵动,上窜下跳,亦乃攀援冠军。堪称同类美猴王,金丝猴族代言人。
嗟乎,川金丝猴岂为寻常动物哉,自更新世早期以还,与人类同源,其进化程度亦远迈同侪也。灵而有慧,引聚聪明。其发声也,自成体系,具乎联系沟通之功能;其情感也,尤善表达,几近精神娱乐之成分。族群严整,集聚而居;一雄多雌,双层结构;社会伦理,历历分明。斯与人之相类庶几近之。
如是灵异,学界惊闻。中外田野考察,不乏来者;金丝猴丁氏种,化石其名。友好使者,巡游世界,万人空巷睹芳容;美丽动物,造化所钟,生态文明唱新声。旗舰物种,惊艳于世,良有以也!
嗟乎,人猴和谐,其乐融融;天人合一,大道景行。川金丝猴属于四川,属于中国,属于世界;中国双宝,四川名片,川金丝猴寓意吉祥,昭示万类共生,玉宇欣荣!
作者简介》》》
何开四,四川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省诗歌协会原主席,以擅长写赋而著称。
薛康,成都大学中国双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参展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