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扫描二维码

自律管理承诺 网络谣言曝光台
何为大邑生态底色 雪山下“小城”的绿色实践
2025-09-20 16:11:09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就是我们家门口的生态课堂。”成都市大邑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在“共践生态文明 ‘乡’约绿水青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农村活动现场当起“讲解员”。关停小水电18座,“千年飞瀑”重回西岭;化肥、农药用量三年连降,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7%;118个精品林盘、50余家精品民宿让“美丽风景”变“美丽经济”……

良好的生态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大邑县的生态底色正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村庄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蓝图一步步成为现实。

位于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过渡地带的大邑县,是成都市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邑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山地、丘陵、平原并存的地形特点和475米至5364米的巨大海拔落差,坚持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施策,成功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在高山区域,大熊猫国家公园覆盖面积达452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丰富,为大邑县点燃了冰雪经济这一绿色发展新引擎。

“我们不只是守护,更是要激活这片‘冰天雪地’的生命力,”当地保护站负责人语气坚定地说道。通过健全管护体系,设立管护总站、6个管护站和23个网格,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年均实施生态修复1.7万亩,有序关停18座小水电站,消失数十年的大飞水、小飞水等“千年飞瀑”终于重现西岭雪山。

九月的西岭雪山即将迎来红叶与冰雪的最佳旅游时机,西岭雪山滑雪场负责人期盼秋冬第一场雪的同时,也开始为即将在冬季开赛的滑雪赛事做起了准备。依托西岭雪山这一中国距离千万级人口城市最近的天然滑雪场优势,大邑正大力发展冰雪旅游、赛事和运动项目,承办多项国际冰雪赛事,真正实现了“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与此同时,山丘区域的森林资源正赋能绿色产业崛起。记者从大邑生态环境局获悉,大邑县森林覆盖率达56.31%,拥有108万亩森林和1366株古树名木,目前正通过构建三级林长体系、建设古树公园、发展林下经济和乡村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在大邑县中药材现代林业产业园区内,大邑黄连正长势喜人。依托中药材现代林业园区,大邑全县种植中药材12.5万亩,已建成2个加工基地,森林资源林下经济正成为大邑县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通过“林药共生”的生态种植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地效益,更带动了周边农户稳定增收。如今,一棵棵黄连、一片片林下药材,正悄然化为百姓手中的“绿财富”,铺就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平原区域聚集全县85%人口,涵盖全县84%耕地,拥有近千家工业企业和上千个零星散落的川西林盘。”大邑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较于高山丘陵地区,平原区域的生态优势转化更具挑战。

如何探索大邑路径?大邑正通过严格保护耕地、发展绿色制造业、推进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推动乡村绿色低碳转型。

“绿水青山守护好,金山银山跑不了。”庙湾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村里借力“林盘+文创”引进社会资本,建成研学基地、民宿聚落,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三年增长3倍。

作为成都市唯一的川西林盘保护修复示范县,目前的大邑平原区域,青瓦农舍、美田弥望、茂林修竹,传统林盘焕发出崭新活力。这条“大邑路径”,正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县域层面的生动实践,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洋 李长浩 (图片由大邑县生态环境局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