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作家马平与书迷在成都分享《高腔》的创作缘起。由于之前写长篇小说时落下的腰腿病,他连安坐片刻都成了奢侈,这部《高腔》几乎是跪着写出来的,聚焦精准扶贫,来自川北农村的他近乎偏执的执著。
《高腔》讲述的是在“精准扶贫”的宏大背景下,一个发生在四川的曲折而感人的故事。作为一名从乡下走出来的作家,对农村贫困群众的生存状态有切身体会。创作缘起于马平所供职的四川省作家协会组织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文学活动,发动四川作家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马平曾经在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青川县挂职担任副县长,青川的贫困乡镇与生活中的偶遇感人事件,激发了马平对这类作品的无限创作想象力。
马平说“好的作家,风都要抓一把,不要以为自己抓的是伶俐寒风,放出来后,它就是春风。”小说《高腔》大量引用了川剧台词和唱词,为了考证在小说中适时发声的川剧词牌“红鸾袄”,生于川剧世家的马平夫人及家人成了他的川剧顾问,最后翻阅大量川剧剧本以及向川剧界权威一起推论。
而与川北地方文化的碰撞成为了这部小说的另一大亮点。马平回忆:“一颗金弹子,一座老戏楼,在一个乍暖还寒的春夜,悄然间向我逼近,靠拢了。金弹子,是我半年前在广安市一个平困村见到的。那金红的果实,穿越寒冬,让一个春夜凭添暖情暖意,并将照耀我走向一片花海。老戏楼,是我三个月前在绵阳市游仙区乡下采风时见到的,那牢固的戏台,敲锣打鼓,让一席春风捎来好词好句,并将引领我唱出一段高腔。”
小说的名字由来更是有一段偶然的故事,当年在川剧“火把剧团”演过戏的这两个人物,正为贫所困,他们送来著名的川剧高腔,“高腔”这两个字,就这样正式登场亮相了。
小说的创作过程也充满艰难,马平说他一度想“撤退”,因为这部《高腔》几乎是跪着写出来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在几年前他写长篇小说时落下的腰腿病,连安坐片刻都成了奢侈。
天地出版社副社长李云介绍,新书出版后不到两个月,已取得较大的社会反响和不俗的市场表现,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20余家媒体进行了宣传;入选了今年全国两会代表赠阅书目、“书香天府·全民阅读”领导干部阅读书目、四川省2018重点出版项目;目前已签订阿拉伯文、越南文、西班牙文版权等文化输出项目协议。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