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掉下巴!低调的金牛区咋就成了“蓉漂”工作、居住首选地了?

2018-04-25 15:55:41   掌上金牛

以前在北京上学的时候,每次想家就会打开大众点评,把定位切换回成都,看看那些好吃的店。或许是成都的生活太过安逸,我身边80%的川籍同学,都说毕业了不想留在北上广,想回去。
 
故乡还是远方,自得还是匆忙,小富即安还是恢宏理想?我反复地问自己。

直到这几年成都的外地人越来越多了,自己的故乡反而成为了别人的他乡。就像红遍大江南北的《成都》一样,它或许不是本地人眼中这座城应有的味道,却寄托了外地人在这座城市感受到的温柔与包容,最终成为所有人他乡变故乡的共鸣。

来到成都“蓉漂们”会喜欢哪里呢?高新区还是天府新区?最近首份成都蓉漂一族大数据报告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受人才新政和独特城市魅力吸引,“蓉漂”群体规模今年一季度不断壮大。当前成都的常住人口中,“蓉漂”一族占比高达37.2%,仅2017年一年,成都外来常住人口就增长了12.7万。报告显示 金牛区、天府新区等地成为“蓉漂们”最喜欢居住和工作的区域。

成都市金牛区竟拿下了双第一。难道说平时我们眼中那个低调的金牛一直在偷偷隐藏实力???

今天我们就来深挖这个叫“金牛”的地方,看看它有什么宝藏,到底凭啥备受“蓉漂”青睐。

烟火气正浓的金牛,生活舒适,房价物价相因.....

前段时间,金牛区的网红菜市在成都人的朋友圈里火了,不但画风清新可人,价格也是相当诱人。

猪肉、折耳根、花菜、鲜银耳、橘子,新鲜得不行价格还堪称全城最低,大家都表示:逛菜市场能逛出文艺气息的,除了金牛也是没谁了....

辖区内13000/㎡左右的购房价、20-30元/㎡的租房价、无论是刚来蓉漂的小青年,还是本地刚工作没几年的小夫妻,都表示在金牛购房选择多,无压力,so easy~

交通太给力,地铁上两首歌的时间还没完,家就到了.....

“能有什么办法?我也想把歌听完,小说一页都还没翻过去,就到站了。”在升仙湖上班的张奎每天都要坐地铁1号线回到自己在人民北路的家,ipad、ipod这样在路上打发时间的东西,好像变得越来越不需要了....

等凤凰山高架全部开通,到天回镇看花赏月也就是5分钟的事情啊,到时候一辆车,把朋友们都拉起去过周末,真的不要太爽~

100米一家火锅店,50米一家特色美食,来成都金牛胖了10斤不止......

“来之前就知道成都美食多,但没想到这里的美食都是成片成片的,感觉每天都在上演“眼大肚皮小”的窘境。住在九里堤的赵琦表示,“来金牛可以,选择抚琴、茶店子、沙河源、九里堤的朋友一定要慎重...”

其实有啥呢?无非也就这些嘛,卡卡脚脚的美食多,我们就每天变着花样吃呀,等到风景都看透,我们不妨相约坐在九里堤的路口品美食久久,谁敢说我们胖?谁敢?

哎呀,其实吃也不是最重要的,寻找好玩好看的,拍照发朋友圈才更有意思......

好多外地人包括外国人来成都,第一站都会去成都欢乐谷过足瘾,云霄飞车、双跌落过山车、浪漫摩天轮,每一样都让人兴奋,每玩一次还是会失声尖叫。

真正来到这里工作生活,才发现成都金牛处处是景,处处有趣,驾车开去凤凰山、天回山发现自己都还在金牛,但却是和市中心截然不同的风景,满眼的花草绿地、蓝天白云。

还有那些不期而遇的惊喜与温暖,让生活氤氲出彩色的光......

“一座城市最打动人的其实并不是有多宽的马路、多高的楼房,而是真真正正有活着的人情味”阮小蓓是一名普通的蓉漂白领,在看到金牛万达地铁通道里的这面催泪墙时,多年没掉过眼泪的她,也被击中了内心的柔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泪其实是幸福的、感动的泪,当生活在不经意间呈现出这样的场景时,就是会让人忍不住想参与进来,共同分享,此刻感觉自己也是城市的一份子,呆在这里很有家的感觉...”

缘起这车站,“蓉漂们”带着风霜与荣光,遇见成都金牛......

其实说到“蓉漂”,你们脑海中是不是都浮现出了一个个大学生的模样?图样图森破!成都金牛的蓉漂里不仅仅有满怀希冀的大学生,怀揣理想的创业者,壮志满酬的经商人,还有许多远行的务工青年。

他们签了一大单生意便在这里笑,拿下了一个很难的项目会忍不住跳起来庆祝,当然了工作生活哪有事事如意的,要是遇上了什么不开心的事,他们也在家人朋友怀里哭。

但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或者应该说是成都人的感染力超强,他们也变得和成都人一样悠然、乐观、有自嘲精神。

没关系的,拍拍身上的灰,擦擦眼角的泪,生活在金牛的这群人依然面朝阳光,大步向前...

这里,让多少人不知不觉把他乡

当做了故乡......

黄楠,生活梦想家

蓉漂 第499天

“故乡就是一个你愿意生在那死在那,但不愿意从生到死都在那的地方”成都金牛对于黄楠来说就是这样一座城,她从老家来到成都追逐手绘的梦想,前年还入驻了436文创中心,创办了自己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让艺术赋予物体生命,用物体承载艺术传播,文创这条路她依然会快乐地走下去。

“夏天金牛的街头,遍地是穿着人字拖的年轻人,我也是其中一个,我爱玩但也有梦想,从街头到烧烤摊再到火锅店,我想我已经习惯了,也离不开了。

来自全球各地的蓉漂,在成都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学会了吃兔头、毛肚,学会了说“抵拢倒拐”,明白了成都人的“马上”起码有20分钟。他们吃火锅也不点鸳鸯锅,要是出太阳了,会秒发照片到发朋友圈。

他们在成都,没有“漂”的感觉,他们在成都,渐渐把“他乡”过成了“故乡”。

愿成都金牛

成为你望世界的窗口

成为让你坚强的理由

成为那抹温柔

一直陪伴在你左右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