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眉山 美好家园

2018-04-30 14:38:13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幸福长什么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象。对眉山而言,民生,是这座城市最幸福的底色。

眉山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民生工程,谋民生之利,办民生之事,解民生之忧。幸福眉山,最终体现在,城市“颜值”与日俱增的美好宜居上,体现在千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350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美好宜居中感受幸福

春天,眉山东坡城市湿地公园里鲜花相继盛开,树木绿意盎然。对不少住在周边的市民来讲,美好的一天,正是从湿地公园里的一场晨跑开始。

“每天早晨到湿地公园锻炼,晚上到公园散步是我的固定安排。”4月27日,在湿地公园跑步的市民李文昶说,自己每天都会和东坡城市湿地公园“约会”,不管是休闲健身还是游玩观景,空气清新、景色优美的公园都让人幸福指数提升。

“我们眉山人真幸福,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园不仅让城市更多,也让我们的生活更美。”不少市民都说,从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到苏辙公园、东坡竹园等,眉山市的公园建设都各有特色,它们的建成既让老百姓多了游憩休闲的场所,还进一步优化了眉山的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

居民可以推窗见绿,亲近自然;可以与家人步行或骑单车就近逛公园,来一次神清气爽的深呼吸……即便身处闹市,亦可随性步入一座公园,惬意把握人生节奏的快与慢,可在身边的公园中去眺望诗与远方,可以在当下品读古代园林的韵味……这样的城市生活,怎不令人神往,让人幸福?近年来,随着眉山市“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三大工程的实施推进,市民的生活环境更美好。截至2017年底,该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9.07%;城乡绿化覆盖率达到54.62%,公园总数达128个,实现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26.3平方公里。如今,一个滨湖临江、湖城共生,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生态眉山、绿色眉山正完美呈现在世人面前。

美好的生活环境让市民幸福,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百姓幸福感加码。

近年来,东坡故里眉山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目前,全市已经形成市区和各区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点、农家书屋、广播室,社区有书屋等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群众文化活动“铺天盖地”,各类大型文化活动逐渐展开。元旦、春节期间,民间文艺调演、春节文化灯会、电影放映等精彩不断;平时,“心连心艺术团”文艺演出、东坡文化大舞台等各种文化惠民活动好戏连台、精彩纷呈,既传承展示了东坡文化,又为城乡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产品,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文化惠民。

民生温度中体味幸福

“这里的护工对我们非常关心,医疗、餐饮方面我也非常满意。”在眉山市社会福利院里,88岁的陈文锦老人对该院的服务不住点赞。这里,每天早晨有专人带着锻炼身体,自己有空就读书看报、唱红歌,和其他老人聊聊天。“你看,闲暇时,我还会在小阳台上栽栽花、种种草,日子过得可舒坦了。”陈文锦说自己过着“吃住称心如意,生病有人照料,娱乐活动丰富”的舒坦生活。

在眉山市,和陈文锦一样幸福安享晚年的老年还有很多。2017年,该市新建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9个,全市养老床位数达2.45万张,为81530名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全市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00.73万人,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参保人数29.1万人、参保率全省第一。

养老保障多了,看病方便多了,优质教育资源更多了……这些都是眉山市民的普遍感受。2017年,在财政收入放缓的情况下,我市十大民生工程114个项目和20件民生大事投入资金153.29亿元,同比增长14.46%,增速比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出一倍多。

近年来,眉山市各类民生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群众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不断增加。不管是健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还是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无论是保障医疗卫生投入,抑或保障教育均衡发展……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一桩桩民生实事,回应着群众关切与所思所盼,为广大群众织就了美好生活的保障网,撑起了普惠民生的幸福伞,在眉山大地上绘就出一幅幸福民生的新画卷。

奋斗打拼中遇见幸福

“感谢党和政府,村上不但组织技术能人教我种好菜,还给我提供资金支持,让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近日,谈起生活的改变,眉山市彭山区观音镇曾家村的赵海洋笑容满面,“通过蔬菜种植,2017年收入达到8000余元,直接摘掉了‘穷帽’。”赵海洋的笑容背后满是脱贫后的自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然,赵海洋的故事只是眉山彭山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暮春时节,漫步在彭山的田间乡野,在灿烂阳光的映衬下,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庭院,改善了昔日的交通环境;一座座漂亮的小院干净整洁,圆了贫困户的“安居梦”;一个个特色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贫困群众喜获分红……一幅幅脱贫攻坚的生动画卷在寿乡大地上徐徐展开,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有了摆脱贫困的稳固渠道和增收致富的信心,宏伟的小康梦正逐步变为现实。

去年,眉山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脱贫攻坚“头等大事”,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强力推进“1593”脱贫攻坚,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市完成19949名贫困人口、30个市定贫困村达标退出,全市建档立卡的10.94万人、316个贫困村整体达到脱贫退出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调整到480元/月、285元/月,累计发放城乡低保3705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特殊疾病门诊做到应保尽保,代缴贫困人员基本医保个人缴费161904人,报销贫困人口县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22943.42万元。

幸福眉山用脱贫攻坚“成绩单”亮出拼搏本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激发幸福眉山新活力。

2017年,眉山市大力实施“22345”创新创业攻坚,深化全民创业就业行动,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群众致富。全市新登记小微企业5065户,新培育个体工商户28411户、三产经营从业者26375人、现代农业业主1320户,城镇新增就业3.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4%,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1%;进一步提升创业孵化园孵化能力,全年新吸纳孵化项目51个(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47万元,帮助2335名大学生、6245名返乡创业者实现创业创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130元,比2016年增加2439元,增长8.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203元,比2016年增加1268元,增长9.1%,创新创业的眉山人用智慧和汗水努力实现美好的人生梦想。

余毅 张莉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廖兴友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