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西南、凉山正南,川滇两省六县(区)交汇处,有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明珠──会东县。
过去,会东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汉、彝、傈僳等30个民族在这里农耕为生。因为地处四川凉山边陲,沟壑天堑密布,同时农特资源、清洁能源、矿产资源得天独厚,人们暖心地称其为天府之国的“金边银角”。
而今,会东悄然华丽转身,带来了一张崭新的名片──“川滇明珠”。
如何因地制宜、扬长补短,在后发中高点起步,搭乘脱贫奔康的列车,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转型提升、跨越发展,实现会东从“金边银角”到“川滇明珠”的转型跨越?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为此专访了会东的县委书记刘晓博。
2016年:从 难题 到 破题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作为全省递进培养的第一期学员,2016年5月,您被省委统筹遴选从锦江区到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会东县实践锻炼,刚接任时您对会东县的印象如何?遇到了哪些问题?
会东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晓博:能被遴选到会东,首先是感到很荣幸,既感恩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又担心自己的能力阅历能否胜任,更对到新岗位服务人民充满期待。
其次是感到很意外。出发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会东缺乏足够了解。到达会东后,实际情况出乎我的意料:人们都讲凉山总体欠发达,会东却不是贫困县,发展指标还居全州前列。
同时,会东虽然不是贫困县,但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现象同样突出,也和其他贫困县一样面临着一些共性的难题:譬如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社会事业和城市建设欠账较多;基层治理薄弱,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还需要进一步解放等问题。同时,作为一个资源型县,会东还面临着工矿企业转型困难,发展质量不高;水电移民任务繁重,社会矛盾积累较多等特殊的问题。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您的第一把火从哪里烧起?如何破局?
会东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晓博: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为了快速找准突破口,我每天早晨7:00—8:00约请1名干部散步,深入20个乡(镇)200多个村(社区)调研,定时定点接访群众,当面听取干部群众的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在熟悉县情的基础上,从干部群众反映最强烈、矛盾最集中的两个问题着手,依法治县立规矩,攻坚破难干实事,以此重整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重拾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心,从中进一步理清会东的发展思路。
首先是从依法规范县城幼儿园和小学办学秩序为突破口,树立规则意识。其次是从统筹解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树立环境意识。成功啃下这两块硬骨头后,县委趁热打铁,高效率推动县乡两级换届选举,一大批优秀年青干部走上20个乡镇的领导岗位,为全县干部队伍注入了生机活力。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新一届县委以“改革创新破难奋进、脱贫奔康锐意前行,为把会东建设成为宜人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美丽的川滇明珠而努力奋斗”为主题,绘制了“一个愿景、四大目标、六轮驱动”发展蓝图,提出通过5年乃至更长时间,把会东建设成为金沙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节点,攀西经济区转型创新发展的先行县,川滇文化旅游康养目的地,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示范县。
从此,会东发展的目标思路更加清晰明确,正式开启了会东从“金边银角”到“川滇明珠”的转型跨越。
2017—2018年:从 破土 到 开花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要致富,先修路。破解会东的交通瓶颈,咱们去年做了哪些工作,今年的重点是什么?
会东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晓博:去年,我们在破解交通瓶颈方面下了大力气,南环线会东段建成通车,新建通乡油路 175公里、通村公路829.4公里、通社路254公里,有力改善了当地出行条件。
2018年,会东县的道路交通建设主要聚焦三个方向。一是干线路网。抓住用好国家和省支持深度贫困地区交通建设的利好政策机遇,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州重大交通布局规划,积极配合做好省州牵头的宜攀高速、G353鲁昆山隧道、S468会东县城至野牛坪路段建设,以及乌东德港口、航道、作业区前期工作;主动做好会东民用运输机场、攀昭铁路前期工作,加快完善构建川滇结合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二是内循环系统。实施并完成11条县乡道路提升改造计划;推进马头山森林公园、老君峰景区、野租旅游度假区等3条景区公路建设。三是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围绕交通安全秩序和沿线环境卫生,全面推行“路长制”,实施县境内主干线公路“安保工程”,启动建设机械化养护中心,开展农村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安装50公里农村公路波型防护栏,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过去,我们提到凉山旅游,首先想到的是西昌,是泸沽湖,而会东的旅游更像是盲点,如今,会东已打造出黑山羊等旅游名片,您是如何推动会东旅游从“0”到“1”的突破的呢?
会东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晓博:去年以来,会东树立全域旅游观,加快民权湖、老君峰、野租旅游度假区等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创新举办金沙江文化艺术节、黑山羊黑松露美食节等节会活动,成功推动会东全域旅游实现了“零突破”,去年文旅产业一举创收2.6亿元,旅游经济正阔步前行。
今年的目标是围绕创3A、4A,努力提质增效树品牌。一是完善旅游总体规划。主动对接并将会东旅游装入省州旅游的盘子,从安宁河谷“农文旅”生态阳光走廊、金沙江休闲观光走廊、川滇文化旅游康养目的地的高度,高起点定位并修编完善会东旅游发展规划。二是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升级改造民权湖、老君峰、野租旅游度假区等景区道路、接待设施、自然景观等硬件的同时,重点加强少数民族风情、川滇地域文化、红色文化、文体节会赛事等软件建设,将自然生态旅游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提升会东旅游的文化内涵,争取老君峰景区、野租旅游度假区今年上半年成功创建国3A,姜州民权湖今年9月份成功创建国3A,同时加快推进马头山森林康养基地和鲁南山风电公园的规划建设。三是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将发展旅游的落脚点放在推动产业发展、实现脱贫奔康、助力乡村振兴上,继续办好金沙江文化旅游节、黑山羊黑松露美食节等活动,大力发展餐饮、酒店、绿色农特产品产销等业态,力争在去年文旅产业收入2.6亿元基础上增长20%以上,推动第三产业结构比例提升一个百分点。
我在这里给会东打个广告,会东县风和日丽、气候宜人,有许多非物质文化宝贵遗产,还有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以及特色旅游资源,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到会东来亲身体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好吧,不难看出旅游已经成为会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会东致力于发展成为南向开放的桥头堡,关键便在于“开放”二字,今年刚好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会东去年有哪些创新举措,今年有何安排?
会东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晓博:去年,我们除了完成规定的改革事项以外,在国企、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供销社、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等改革“自选动作”创新突破,获得了省州的表扬肯定。我们与新都区、邛崃市缔结为友好区(市)县。成立了华东设计院会东分院、省草科院会东分院、会东黑山羊研究所。与铁骑力士、蓝光地产、中核二三、山东路桥等36家名优企业携手合作,对外开放合作的外延,拓展到了省内外一线城市、高校和央企。全县重点项目库已储备项目203个,总投资约890亿元。
今年,我们将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州委深化改革决策部署,按要求深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制度改革。持续扩大开放合作,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当好四川南向开放南中之南的桥头堡,主动对接昆明,融入昆明经济圈;向北深化与成都的合作,积极融入“成都经济圈”;向西加强与攀枝花的联系,融入攀西经济经济;东向与宜宾、自贡等缔结友好市县;在州内加强同会理县、宁南县的一体化建设,与攀枝花一起,形成金沙江流域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经济带。
未来:从 金边银角 到 川滇明珠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从“金边银角”到“川滇明珠”,这两个定位有何根本区别?
会东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晓博:过去我们说会东是“金边银角”是站在四川省凉山州的角度,所以它是天府之国的金边银角、凉山的边边角角。这是对自己资源的一种肯定,但也是对自身区位条件的一种否定。而现在我们的站位要更高,我们要把自己作为川滇结合部的一个重要城市节点,因此会东变成了“川滇明珠”,这是时空视野的大不同。
而川滇的结合点在哪里?就在金沙江!从更广阔的视域上来看,金沙江经济带正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上游,是我国“T型”经济发展战略中“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会东来说这也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有了这样一个新的视野和自我定位后,我们未来要怎么做?
会东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晓博:凉山非常有幸,习近平总书记把凉山作为十九大后外出视察调研的第一站,亲临凉山彝区腹地看望干部群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省委清华书记也把凉山作为来四川工作后,到市(州)调研的第一站,深入大凉山腹地,督导检查凉山州县乡各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到凉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的情况,明确提出一系列工作要求。作为凉山基层的“一线总指挥”,必须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落实好,把清华书记的重要要求落实好,把州委的安排部署落实好,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进一步强化“五个深刻认识”, 学习新思想、奋启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推动会东在凉山脱贫奔康、转型跨越新征程中继续走在前列。
深刻认识脱贫攻坚的特殊性艰巨性,坚决打赢会东“提质增效”的精准脱贫攻坚战。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建房不停、修路不止,统筹推进幸福美丽新村、移民新村、“四好村”建设,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精准识别自主搬迁农民中的贫困人口,加强35个薄弱村治理。充分发挥移民学院、农民夜校、干部夜校、市民夜校作用,激发群众内生能力。坚持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烟桑畜林果等农特资源,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补短板、促融合,确保到2020年同步脱贫奔康。
深刻认识川滇明珠的资源优势,努力推动会东县域经济“转型跨越”的高质量发展。准确把握新时代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在保持增量中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继续加大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交流合作力度,通过顾问指导、项目合作、候鸟服务等方式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引领创新发展。加快金沙江文化旅游研讨会、黑山羊产业发展研讨会等成果转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续推进 “五长负责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动全域旅游首位产业,让绿色成为会东转型跨越发展的鲜明底色。
深刻认识南向开放桥头堡的重要地位,全面提升会东“南中之南”的开发开放水平。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国家战略。抢抓国家省支持深度贫困地区交通建设的利好政策机遇,积极推进宜攀高速公路会东段建设,实现金东大桥竣工通车,做好会东民用运输机场、攀昭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构建川滇结合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区域共建共享共赢中促进“开放会东”建设。
深刻认识社会治理的紧迫任务,加快推进会东“治理现代化”的能力体系建设。全面深化依法治县实践,深入推进“法律七进”,构建法治良序。坚持治毒、治愚、治穷、治病“四位一体”,坚决打赢禁毒防艾攻坚战。大力实施扫黑除恶严打、小康文化弘扬、时代乡贤示范、基层堡垒提质、阳光护苗关爱、集体经济孵化6大行动,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基层治理体系。以“智慧会东”为统揽,试点推进“网格化”管理和“雪亮”“为村”等工程,提高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要求,持续巩固会东“海晏河清”的良好政治生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四个意识”为标尺,紧紧围绕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突出政治标准选干部,突出政治引领聚人才,突出政治功能强堡垒,突出政治纪律正作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入开展“四同一会•党群连心”实践活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行同劳动,推进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整改落地生根。深入实施“筑底强基•凝聚民心”工程,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党建月会”制度,形成独具特色的“1256”工作模式,汇聚推动会东转型跨越的强大力量。
会东是一个小城,小城也应该有幸福的梦想;
会东是一个边城,边城也应该有博大的胸襟。
我们国家整体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从现在到2020年,是会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谋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加快建设宜人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美丽的川滇明珠,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会东建设成为一个生态宜居、开放宜业、文明宜人、和谐美丽的幸福家园。
【今日会东 邀您巡礼】
▲会东石门坎奇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