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5月8日,宜宾市举行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动员暨创建第四届省级文明城在地图中查看市总结会。今年2月14日,中央文明办正式发文确定宜宾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会议明确了宜宾将在未来三年,将举全市之力,按照“全面发力,对标创建;冲刺突破,巩固提升;决战决胜,常态长效”的工作要求,力争在2020年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一大荣誉,也是一个响亮的城市品牌。创建内容是全方位、综合性的,涵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建的“八大环境”,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要求描绘的就是一幅幅民生幸福画卷,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这“八大环境”包括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旨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打造投资兴业的乐土,推动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营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则是旨在让诚信成为习惯,让崇德向善融入城市的血液;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建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旨在让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让家园变得更加和谐有序;营造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旨在让文明得到传承与延续,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
宜宾市委书记刘中伯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付出艰辛努力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刘中伯说,宜宾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凝聚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去年宜宾市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并入围中央文明办确定的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同时去年宜宾市还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取得了城市形象不断改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生态建设不断进步的显著成效,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为建设全省区域经济中心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具体实施上面,5月4日、5月7日,《中共宜宾市委宜宾市人民政府 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宜宾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规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先后印发,对宜宾创建工作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工作步骤等予以明确。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目标要求,结合宜宾市实际,从当前最紧迫、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重点开展理想信念熔铸工程、基础文明建设工程、政务环境提升工程、法治环境优化工程、市场环境净化工程、人文环境升级工程、生活环境提质工程、社会环境平安工程、生态环境美化工程、金色阳光培育工程。
按照十大工程的安排,宜宾市将构建覆盖全市各行各业各类的“宜宾榜样”体系;全域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在全市所有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和民生事项相关部门中开展服务“四公开”(服务人员和服务电话公开、服务承诺和服务用语公开、服务事项和工作流程公开、服务制度和服务要求公开)活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依法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开展失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和信息公开制度;实现人均GDP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大力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经常性的公共安全教育;立足宜宾长江首城建设,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建设;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等。举全市之力,按照“全面发力,对标创建;冲刺突破,巩固提升;决战决胜,常态长效”的工作要求,力争在2020年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