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攻坚筑坦途 合力铺就“希望路”──“5.12”震后10年绵竹交通发展纪实
2016年5月31日上午10点,清平群众期盼已久的绵茂公路汉旺至清平段实现应急通行能力,标志着清平告别了汛期一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就会成为“孤岛”的历史。
道路一通天地宽!结合九顶山国家公园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独特自然风景与人文风光,清平镇打造现代化山水生态旅游小镇作为新的发展定位,一个个旅游项目喷薄而出,清平的转型发展加快推进。
希望,由路而生。交通,系着绵竹浴火重生的希望,也系着绵竹国民经济的先导和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引擎。
10年来,绵竹市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搭上成德同城的“快车”,积极争项目、立项目、上项目,进入全市道路建设史上速度最快、数量最多、成效最大的时期,形成了一张四通八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群众满意的交通网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提档升级 绵竹交通进入“快车道”
“5.12”地震让绵竹境内公路受损情况十分严重,绵竹市公路总里程1900公里,其中联网公路500公里,受损里程达到1400公里,全部300座桥梁受损,其中重点干线公路(省、县道)受损246.9公里,特别是山区公路受损十分严重。灾后重建,交通先行。无论是住房重建、其他公共基础设施重建还是产业重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保障。如果道路不通,大量灾后重建物资运输将受到影响。所以,交通灾后重建是基础工程、先导工程,只有把交通基础设施重建好,才能为灾后恢复重建服务好。
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绵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江苏省的援建下快速“升级”。江苏省援建指挥部在国家和四川省的规划基础上,对绵竹交通恢复重建规划进行了完善,制定了《江苏省对口支援绵竹市地震灾后交通恢复重建规划》。规划中,绵竹公路重建立足于恢复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公路交通不仅要达到震前水平,还要超过震前水平。
重建过程中,绵竹市域内主要道路完成“白改黑”,即S107成青路绵竹段、绵孝路、绵汉路、西二环改为沥青路面,共计54.5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灾后恢复重建1009.5公里;完成“8·13”水毁桥梁维修加固工作;完成10个灾后恢复重建站点建设加固。
绵竹交通的提档升级在二环路上体现最明显。该路的恢复重建由江苏援建方承担,在这条路上,起码有三种高科技是从江苏首次来到四川当地,而且是一股脑地在二环路“全上路”了。其一是ATB沥青碎石技术,将路面最底层的水泥捣碎,浇上沥青夯实;其二SUPER20技术,是一种沥青改良技术;其三是SMA技术,即在路面铺设玄武岩玛蹄脂。即使是在江苏本地,一条马路也是仅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工艺,而如今,三种技术全部用在了二环路上。
恢复重建时期,我市加大公路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建设公路绿色通道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公路标准等级化、路面铺装高级化、网络结构合理化、管理养护规范化、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的目标。
完善路网 构建交通新格局
打通绵茂公路,是几代绵竹人的夙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绵竹人只能望山兴叹!
地震在给绵竹人带来伤痛的同时,又给绵竹人带来希望。2008年8月13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适时启动绵竹至茂县高等级公路”。绵茂公路是连接成都、德阳与九寨沟的一条最为便捷的快速通道,它的建成对绵竹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009年9月8日,绵茂公路一期工程动土仪式在绵茂公路金鱼隧道进口处隆重举行,标志着备受关注的绵茂公路正式开工建设,德阳与阿坝两个市州将结束不通公路的历史。
2012年5月,成绵高速公路复线正式通车,这对位于成都市北偏东方向80多公里的绵竹而言,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从此,结束了绵竹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绵竹融入成都一小时经济圈,极大地方便了两地市民来往和贸易互通,为绵竹对接天府新区、成渝经济区打开了通道。
“十二五”期间,绵竹交通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绵茂公路汉清段顺利通车、成兰铁路稳步推进、农村公路面貌大幅改善……绵竹实现了交通建设的大提速、大突破、大跨越。
2016年11月10日,德阳市交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绵竹分会场在孝德镇举行。据了解,此次开工涉及的项目包括德绵第一干道(绵竹段)、东二环南广场至富新路口段改造(S107城区过境段)、省道S419改造项目、月季大道、省道S216沿龙门山旅游环线绵竹段、德阿快速通道、绵茂公路。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让绵竹成为成都经济圈的重要卫星城;成为成都平原连接大西北的桥头堡”,让未来我市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为更好地对接德阳交通规划,绵竹市坚持一盘棋谋划、一幅图规划、一张网融合,围绕全面构建高效、安全、便捷、多层次的成德组合型交通体系、市域一体的“综合全域交通”网络和按照德阳“五环多轴”的城市交通干线规划,制定了绵竹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随着成兰铁路、绵茂公路、成都三绕连接线、省道S216等重点交通项目的加快建设,以及成什绵轻轨、德阿高速等重大项目的谋划推进,一幅连接成德绵、纵横交错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图正在绵竹徐徐展开。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深化与成德绵经济走廊的沟通对接,绵竹的区位条件将迎来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