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私立树人·瑞贝学校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由阿坝州妇联送到这里来学习生活的。100余名孩子主要来自茂县、松潘和汶川等汶川地震重灾区,有三分之一是失去双亲的地震孤儿。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蜀萌尔玛”,“蜀”是指四川,“萌”意味着希望,“尔玛”代表着藏羌儿女,意味着“我们是藏羌儿女,我们是四川的未来”!
十年前,这个班级的孩子们因为灾难,聚集在一起;十年后,他们又拥有了自己不同的人生。
汶川十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曾经的“蜀萌尔玛”们的快乐与幸福,成长与收获……
高贵佳 29岁
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们无家可归,无书可读。当时因为地面裂开,又担心上游发洪水,全校大转移到渔子溪山坡上,大家团结一致,度过困难。最开始,我们转移到西南财经大学复课,后来到了山东日照进行军训,最后在阿坝州妇联、爱心人士和北京市私立树人·瑞贝学校的关爱下于北京就读。
每逢过年的时候,阿坝州妇联会专门到北京看我们,每人挨着发压岁钱!我们挤满楼道,看着四川来的亲人,深切地举拳宣誓,“我们是震不垮、压不倒的四川人!”
2013年6月,我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8月通过考试招聘,成为了汶川县克枯小学校的一名特岗体育教师,2016年9月因工作调动到汶川县第一小学校,任职体育教师和团委书记一职至今。上班5年时间荣获“优秀教练员”3次。
在2015年和结识5年的女朋友步入婚姻殿堂。妻子也于2017年9月考入汶川县水墨八一学校,任体育教师,现在借调到克枯小学校工作。我们也有了一个乖巧的女儿。
还记得“蜀萌尔玛”的誓词,“我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争做一名勤奋自强、正直勇敢、不愧于家乡、不愧于父母的藏羌儿女,为家乡的重建作出自己的贡献。”如今我和妻子都是汶川重建并繁荣的贡献者,也不枉当时宣誓时紧握的拳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感谢阿坝州妇联、爱心人士以及树人学校,在大家流离失所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个“家”。如今我们长大成人,各自为家,是回报社会、感恩母校的时刻了。
马淑媛
10年前的地震还犹如昨天的故事一样历历在目,闭上眼睛仿佛还能看到灾难来临时家园被摧毁的模样,仿佛还能听到亲人们在身边声嘶力竭的叫喊声……
今天的我在都江堰一所幼儿园任职英语教师,我热爱现在的工作,因为它带给我很多快乐,也带来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一切要感谢阿坝州妇联和地震后我就读的北京树人·瑞贝学校,是他们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有无数领导、志愿者关心呵护着我们,不让我们受一点委屈。
其实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现在的我们虽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看似平凡而简单。但是我觉得这是我们的幸福,因为有了树人·瑞贝学校给我们的爱,才让今天的我们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如何去懂得分享与传递这份特殊的情意。
在汶川“5.12”大地震十周年特别之际,向那些曾经给予我帮助的人道一声真诚的“谢谢”,愿母校越来越好,桃李满天下。
蒲叶丹 28岁
10年的时间,我从18岁变成28岁,从一个学生走向社会,很漫长也很短暂。清楚地记得刚到树人·瑞贝学校的时候,自己是个又瘦又黑又小的女生,10年过去了,虽然时间流逝得很快,可是心中的想念一直存在。其实到现在,我不愿想起那一年的经历,因为太痛苦。这十年来,唯一一次踏进漩口中学的大门,还是地震5周年的时候,大家组织了一次同学聚会。现在的我们,都做着各自的工作,过着各自的生活,虽然不常联系,甚至没有联系,可是大家在群里一聊起来,都能回忆起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2012年,因为机缘巧合,我加入了西南民族大学武侯校区后勤集团,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教辅单位工作人员至今。就像树人的老师们,有的负责教学,有的负责后勤,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我们无学可上,无处可去的时候,阿坝州妇联帮助了我们,树人·瑞贝学校收留了我们。他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在学习上孜孜不倦的教诲,我都时刻感恩,永远铭记于心。
邹永奎
2008年,我是漩口中学高一·四班的一名学生,我们的教室在4楼。地震发生时我并没有跑出教室,在躲避的过程中被天花板上掉下来的废墟砸中了头,所幸我的伤情并不严重,被身边的同学救了出去。望着崭新的学校瞬间变成断壁残垣,所有幸存的老师、同学们都相拥大哭起来。那一刻大地在颤抖,老天也在哭泣,学校没了!家没了!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2008年8月的邹永奎
之后在阿坝州妇联的安排下,我们有100多名四川灾区学生被转移北京树人·瑞贝学校完成学业。在北京的368个日夜里,我和100多个兄弟姐妹一起生活、一起学习。2013年,我在大学毕业后顺利考入国家机关单位,目前我在汶川县基层超限站从事路政执法工作。
那场8.0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十年,不算太短,也不算太长;我从未忘记那一幕幕温暖,作为亲历者和幸存者,真的很感谢帮助过我们的叔叔阿姨们。那场灾难教会我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王蒲文 27岁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已过十年。那一年我17岁,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来到了北京市私立树人·瑞贝学校,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高二学习生活。每天我们都欢声笑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仿佛就在昨天!
2013年7月,大学毕业的我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建筑公司工作了两年;2015年8月辞掉工作来到成都,在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成都金牛支公司工作至今。闲暇之余总会习惯性地打开空间翻看曾经的照片,那里有我的青春回忆,那里有我的家──“蜀萌尔玛”,很想念,很想念……
王洁 29岁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我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没有了任何梦想,就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是爱的世界没有抛弃我们,是爱与情帮助了我们,是你们给了我们光明。
我们在阿坝州妇联的呵护下来到了北京,就读于北京市私立树人·瑞贝学校,再次拿起书本,拥有实现自己梦想机会。那一年,我们和一群像亲人一样的老师在一起,关怀备至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再次感谢所有老师,同时非常感谢当年的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奶奶、阿坝州妇联的白惠蓉主席在百忙中,经常抽空来看望我们,感谢有你们,是你们成就了我们现在的幸福!
2009年,我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3年7月,我在汶川县文体广新局羊角花艺术团从事舞蹈行业至今;2015年我找到了生活的伴侣,获得了爱与幸福,现已有一个女儿。
我要真诚的感恩阿坝州妇联、我的家──树人·瑞贝学校、所有的爱心人士,是你们让我拥有现在乃至今后的幸福,感谢!
赵侓华
人生没有几个十年,2008到2018这十年,让人特别地难以想象,时间竟能这么快把我的回忆塑封。
十年前,9岁,不懂事儿;现在,稚嫩的我已经全然消失,变成了一名大学生。树人的记忆还存留在天安门前庄重的一瞬,和杨老师每天在琴房形体室,看猪哥敏姐打篮球,过年包饺子烫串串,跟主席的那张合照,Miss du 送行不想离去抱着我哭……
感谢各位老师,各位哥哥姐姐对我的关心和帮助。祝母校能够越来越好,祝各位老师,各位哥哥、姐姐能够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王双清 20岁
这十年,我很少和曾经的同学聊天,直到回安康家园的车上,友人拉我进了“蜀萌尔玛”的群,甚是开心!静静地查看了所有群成员,都是这么熟悉,老哥老姐们,毫无距离感,自己心里的暖流缓缓地流过。
坐在归家的车上,想着在北京的一年,记得那时我真是一个“假小子”,不过好在我本性不坏,还是有很多人疼我爱我。或许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一个特点吧,我把“假小子”就留给了那一年。
“这孩子调皮是调皮不过蛮坚强的”,这是宿管王阿姨常形容我的一句话,当时因为水土不服得了皮肤病,没少辛苦王阿姨和两位校医,日复一日地给我身上擦酒精,王阿姨常一边上药一边自言自语,“要是我们这里的孩子,伤口上擦酒精早就哭了”。可能因为她常这么说,所以我才忘了哭,随着年龄的增长,遇事我很少哭,因为坚强在心里了扎根。
十年后,我没法为母校做点什么,但我会努力提升自己,祝纳吉永远纳鲁(“纳吉纳鲁”是羌语“吉祥如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