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长江行】宜宾“绿色”发展硕果累累

2018-05-17 16:10:56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

“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四川站继续进行,媒体探访团深入宜宾临港开发区、南溪区、江安县等地,共同领略了“万里长江第一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新兴产业“攻城略地”共谋绿色发展

2017年6月8日,首批年产量预计200万台的“宜宾造”智能手机项目(朵唯智能云谷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从项目洽谈到正式投产,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企业负责人介绍说,“是宜宾的区位优势、人才和技术红利吸引朵唯在宜宾‘安家落户’。”

看中宜宾的不止朵唯,自2017年起,中兴、康佳、苏格智能终端、朵唯智能云谷、领歌、中车株洲、凯翼汽车等知名企业强势入驻。据介绍,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及现代港航物流产业“4+1”产业园正集聚发展。

临港开发区某企业手机组装生产线

在临港开发区,众多高新技术企业被这里宜人的自然环境、优质的企业服务吸引,陆续落户投产。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园区依山而建,大面积的绿化与穿园而过的溪流、绿道,让这里看上去宛如一座公园。

转型升级与增效并举奉行生态优先

高新技术产业在蓬勃发展,传统的优势产业当然也不能轻易自甘落后。在宜宾,得天独厚的竹资源,让这里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宜宾纸业”焕发了新生。宜宾纸业,前身为“中国造纸厂”,始建于1944年,曾是中国造纸行业的领军企业。然而造纸行业历来便被高能耗、高污染的“痼疾”困扰,同时也是相关部门多年来大力整治的领域。

在这方面,宜宾纸业也不例外。在由原址搬迁至宜宾南溪区裴石轻工业园区前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采用的造纸原料还是木材,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巨大,对生态环境破坏也比较严重。搬迁后,通过工艺改进与深入研究,企业开始发动周边农户大面积种植竹材,以再生速度更快的竹资源替代木材造纸,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也为当地众多农户提供了一条不错的增收途径。

企业工作人员介绍竹资源使用情况

据了解,如今的宜宾纸业纸品规模达37万吨/年,较搬迁前大幅提升了147%。可以说,通过整体搬迁,企业达到了原料转型、产品转型、技术进步、规模提升、环保领先,实现了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竹浆纸成品展示

企业负责人表示,宜宾纸业将充分依托宜宾丰富的竹、水、煤炭等资源条件,全力实施“竹浆纸及深加工一体化”发展战略,建成中国最大的竹浆造纸企业。未来浆纸规模将超过120万吨,总收入超过100亿元,利税超过12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加快了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对环境的保护,同时也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给当地竹农也将创造很多就业机会。(记者 唐佑轶)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