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化解“大班额” 让“城市不挤农村不弱”

2018-05-17 18:1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学校多了,学位充足了,教室更宽敞明亮了,孩子们入学更方便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大班额”现象,过去一直是达川区的困扰。近年来,达川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多管齐下,大大缓解了该区“大班额”现象。同时,农村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就学压力。

增加学校解决“城市挤”。达川区实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事业大发展二十二条措施”,投入16.49亿元,新建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办幼儿园10所,有力补充城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每年安排400万元作为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教育成本补助,引进绵阳东辰教育落户达川,创办达州东辰学校。目前,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55人以内。

提质稳源解决“农村弱”。加快乡镇标准中心校建设,8月底48所乡镇标准中心校将全面建成投用,补齐48所乡镇中小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体育运动场地面积不达标的短板,全面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有效缓解城区学校就学压力。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配备,破解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师资数量短缺、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不足等难题。近三年,新招省属免费师范毕业生等教师486名,全部充实到农村任教,助力教学点、寄宿制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稳定生源。

城乡义务教育“手拉手”。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2.5亿元,依托全区22个城乡学校联盟,应用全景学习平台,做实《基于矢量技术的跨区域同步教学应用专题研究》国家级课题,借力北京等地名校,实现城区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开展跨区域同步教学教研常态化,让18万城乡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当前,全区日均上传3500节教学实录。

魏乾胜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

编辑:何晓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