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5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获悉,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成都博物馆贴合此主题,关注公众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和文化讲座。
一柴烧一茶事一花语 在成博寻找静谧之地
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花•茶•器──孟夏闲事”展览在成博四楼公共空间拉开帷幕,展期一个月。开幕当天,花艺师为观众进行了 现场花艺讲授,并招募了14名观众参与插花体验。土、火、柴、窑的对话造就了敦厚古朴、自然温润的柴烧陶器。素手插花、细品香茗。
此次展览主要展出的是当代柴烧作品,以茶器、花器为主。当代柴烧追求一种古朴、自然之风,利用柴火灰在高温烤制下形成自然落灰釉,风格独特。同时现场有插花作品展示,与柴烧器皿相映妙趣。花艺师每三天会来更换鲜花、修剪枝叶,保证观众能在不同时间遇见不同风格、不同风景。在此期间,每周将会有一场活动,包括插花体验、柴烧器物讲座、中国古代茶具讲座等。
青少年寻根之旅 夜游成博重识成都
夜幕降临时,你到过成博领略与白天迥然不同的怡静之美吗?每一条条纵横的街巷,也许都藏着一座城市的灵魂。18日晚上六点,成博将邀请24名青少年儿童在成都博物馆民俗展厅进行参观并且与孩子们共同度过“奇趣成博夜”。拥有专业野外露营知识的老师将带领孩子们在夜晚的博物馆里搭建自己的夜宿帐篷,组建自己的部落。神秘而充满活力的探秘任务也将启动孩子们强大的团队协作力量,从中体验合作的喜悦。最后,小伙伴们将在夜话模式中慢慢进入甜美梦乡。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成博还邀请了20名小朋友一起来参与“DIY彩绘石犀”活动。小朋友将用他们对色彩的感知,描绘出属于他们独一无二的“镇馆之宝”。
三大讲座齐登场 连接各年龄层受众需求
让博物馆“触手可及”,不断充盈公众的文化积累,激发他们创新求异思维。成都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推出讲座拼盘,让不同的年龄层观众因需而选、因兴而择。
成都平原最早的人群来自何方?宝墩人群的生计策略、聚落与社会复杂化进程是怎样的?三星堆文明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18日在成都博物馆学术报告厅,江章华研究员将为350名成年观众展现一个鲜活的古蜀社会。
当日,成都博物馆放映厅将举行两场讲座。上午的讲座──“水鸟看成都──近40年成都城市环境的变化”,主讲人沈尤与100名成年观众共同交流成都自然生态与城市变迁的话题。博物馆是儿童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下午的讲座, 100名青少年儿童将与主讲人共同就“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展开分享与讨论。
(讲座现场)
此外,为了更好、更充分发挥博物馆公务服务与社会教育职能,切实让博物馆展览成果惠及于民,当天19:45,成都博物馆策展人黄晓枫将带着30名观众共同回温成都博物馆常设展“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