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新闻媒体要进一步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5月22日,由绵阳市委宣传部组织的2018年中央、省级驻绵新闻单位、市级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走基层活动启动。据悉,此次活动从5月22日开始持续到6月1日结束,首站来到涪城区,实地感受变化。
从2016年开始,由绵阳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媒体走基层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今年,结合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媒体记者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当中,记录一年来,绵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情况。
启动当天,媒体走基层活动首站来到涪城区,采访团队先后前往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涪城区属)、临港经济开发区、御营二社区等地,实地感受一年来,涪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坚持以城促产,按照“一核两线多点布局”,以绵阳城市新中心建设为核心的要求,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涪城区属)形成了以涪江沿线为主体的城市新城、以科技城大道沿线为主体的科技文化产业走廊,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智能终端、信息安全等现代都市工业,城市CBD、高端商业居住等城市经济,加快培育总部城、城市之心、科技智谷、科技文化融合产业新区等经济增长点。
其中,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聚焦“绵阳城市新中心、产城融合示范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迅速突破,加快现代金融、总部经济、信息安全、科技服务、军民融合、高端商住等产业集聚,当好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城郊乡全力服务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建设,抓好旧城区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城市经济。青义镇依托科技教育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研、“双创”经济、城市旅游等产业。城郊、青义连片区域聚焦拓展城市框架,加快打造城北城市新区,全面提升功能和品质。龙门镇以省级重点镇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农产品交易物流、绿色生态商住、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加快建设产业型城市新区。
临港经济开发区是涪城区今后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也是绵阳未来产业发展的承接地,对于该区补齐工业短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据了解,临港经济开发区按照“突出工业补短板,依托两港聚产业”的原则,将开发区规划为一区三组团,一区即临港经济开发区,三组团分别为临港工业城、临港商贸服务产业园、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物流产业园,涉及石塘镇、吴家镇、新皂镇三个乡镇。园区现规划面积控制为22平方公里,东起南湖、南至绕城高速、西起新皂火车站、北至126文化创意园。园区主要依托火车货港和机场空港,以及二环路、绕城高速、绵中路等重要交通枢纽,布局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两新”产业和科技物流、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
2017年,临港经济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2亿元,规模工业产值37.92亿元,工业投资29.78亿元,实现技改投资24.95亿元,到位国内省外资金50.25亿元。引进金能移动能源、富临精工二期等亿元项目6个,签约金额达479亿元,金能移动能源项目、龙华薄膜“凤凰膜都”项目、中建科技项目开工建设,现已完成投资33亿元。
涪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深化项目引进、助推要素保障等举措,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涪城区乃至绵阳市的经济发展先导区、科技创新产业区,宜居宜业宜商聚集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
据悉,2018年媒体走基层活动由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学民和绵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何长鹰带队,从5月22日开始到6月1日结束。其中,5月22日到涪城、5月23日到江油、5月24日到游仙、5月25日到安州、5月28日到梓潼、5月29日到三台、5月30日到盐亭、5月31日到北川、6月1日到平武。内容涉及城市基础建设、工业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建设以及基层社区建设等。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
编辑:白玉菡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