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一些毕业生认为,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对于什么时候签合同、所签合同有哪些条款和内容,完全不重视,有的甚至连签合同的意识都没有,认为签不签都无所谓。殊不知,一纸劳动合同或许埋了许多“坑”,不签劳动合同更是隐患重重。
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提醒大学毕业生,劳动合同是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重要法律文件,入职时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要看清楚弄明白里面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掉进用人单位设置的“陷阱”,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争议。
工作地点和内容要明确
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变更
法官李淑群讲述了一起因工作地点变更引发劳动争议的案件:王女士入职市内某公司2年多,原本在公司干得好好的,可有一天公司领导却通知她到其他城市去工作。想着娃娃还小,家中又有老人要照顾,王女士不愿接受调任安排。没想到几天后,公司以此为由要单方面与王女士解除劳动合同。最终,经法院调解,用人单位向王女士支付了经济补偿金。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工作地点后,不得随意改变,若因客观情况确实需要变更工作地点的,应采用书面形式征得劳动者同意。”李淑群表示,在司法实践中,关于工作地点和工作内容的问题,往往是许多职场新人的盲区,因此入职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弄清楚双方约定的工作地点在哪里、工作内容是什么,避免日后造成被动和纠纷。
如果双方约定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后,若用人单位把你调到合同写明的工作地点以外的地方或让你从事合同约定以外的工作内容,你可以以不符合同规定为由拒绝调动,若因此被解除劳动合同,你有权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和经济补偿金。
合同期限和试用期要明确
试用期内也要买社会保险
了解合同期限的种类和时间,不仅便于自己规划职业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稳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三种。签订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一定要明确劳动关系的起止时间,以防用人单位在完成某些工作任务后,提前解聘劳动者。”法官王前表示,除了要明确合同期限外,试用期也要明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不超过六个月的试用期。因此,要对照自己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检查劳动合同里写的试用期限是否合法,以防有些不良公司或单位,为了掌握解除劳动合同的主动权,又或降低人工成本,将劳动者的试用期随意延长。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法定义务,自劳动关系建立之日起就应履行。此外,正式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劳动者享有的权利,试用期内也同样享有。”王前提醒职场新人,不能因为在试用期就畏首畏尾,遇到不公平、不公正待遇时,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休息休假和劳动报酬要明确
加班要留足证据以防止白干
王前曾审理过不少因用人单位未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导致的劳动纠纷案。“一般情况下,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多数劳动者不会因为单位没给加班工资就‘罢工’,而一旦劳动关系解除,纠纷便接踵而至。”王前说,劳动者若要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保留加班的证据,特别是双休日、节假日加班,更应留足证据,否则一旦主张加班费,但又没有足够证据支持的话,很可能承担举证不力的后果。对于职场新人而言,加班是常事,因此一定要注意搜集、保留加班证据。
“劳动报酬怎么给付,也是职场新人需要特别留意的。”李淑群梳理多年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发现,因劳动报酬引发争议的案件不在少数,如有的劳动合同明明约定工资发放时间是每月中旬,但却一直拖欠几个月都不发;有的约定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组成,却只发基本工资,不发绩效工资等。
李淑群提醒,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对里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遇到明显不公平的地方,直接拒绝或要求改变条款。签订合同时千万不要留空白,签完后自己要保存一份,以防日后产生不利后果。(记者 程桂英)
编辑:白玉菡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