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切实提高脱贫质量,什邡市积极探索,充分依托“5个1”帮扶力量,汇聚N方资源,创新N种举措,构建出“5个1+N”大扶贫格局,深入挖掘各镇优质成熟产业资源,因地制宜确定农业主导产业,聚焦当前脱贫攻坚中的重点难点,打出组合牌,有效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大扶贫格局 储备力量保障
为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什邡在全市122个村(社区)配齐“五个一”帮扶力量,建立健全了帮扶机制,五股力量共同发力,合力推进了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增收、民生实事办理、量身扶贫工作,构建起市、镇、村三级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掀起了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新高潮。
全面借力,汇聚N方资源,助力脱贫攻坚。积极开展“农民夜校”“送教下乡”等活动,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贫困户产生“造血”机能;大力实施四川省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夯实脱贫攻坚基本医疗保障;充分发挥金融行业助力扶贫工作作用,加大扶贫小额贷款、扶贫保等金融产品支持贫困户力度;优选122家非公企业与122个有贫困户的村结对共建,实现捐基金、购项目、买订单、帮就业;发挥驻什邡部队的优势,打造出涵盖合作养殖、蔬菜种植等项目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走出军地合作扶贫的路子。
创新选骋“名誉村主任”和“专职书记”,进一步拓宽帮扶力量。今年1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以创新精神开辟扶贫及乡村振兴新路径,什邡面向全社会广发“英雄贴”,诚邀一批有志有识有才之士跳回“农门”,担任“名誉村主任”,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物力、财力支持,为建设“四好”美丽新村贡献力量。目前,什邡市151个村(社区)均聘有“名誉村主任”。“聘请‘名誉村主任’,旨在找到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载体,破解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题,从而达到‘聘任一人、引领一群、带富一方’的‘破窗效应’”。今年3月,什邡市委组织部发布了公告,面向全市遴选10位乡村振兴专职书记。乡村振兴专职第一书记和第一书记的区别在于,乡村振兴专职第一书记是全脱产,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而且还必须出生在本村,或在此成长,让一批有乡愁、懂农村的人扎根一线,带动乡村实现真正振兴。
此外,什邡还采取办“扶贫超市”、制“扶贫订单”、配“扶贫股权”、设“扶贫基金”、建“扶贫园区”等措施,走出了一条独具什邡特色的精准脱贫之路。什邡为加快精准脱贫步伐,力促乡村振兴,层见迭出的措施政策,犹如一剂强心针,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深挖成熟资源优势 储备产业保障
立足实实在在做好产业扶贫发展规划,不好高骛远,不垒盆景,不折腾。结合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什邡以六大万亩特色产业为依托,开拓出了产业扶贫开发新路子。按照“户调查、村统计、镇汇总、市分析”的原则,深入调研分析摸底,制规划谋布局、发展规划,什邡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什邡整合政府、社会资金资源,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项目带动,促进了优势产业的发展。
在调结构优品质上做大文章。马祖镇的皇菊种植基地,种植皇菊1000余亩,创新开展的“9+1”扶贫新模式不仅对马祖镇自身拥有的特色产业基地、专合社、地标产品、旅游等资源进行了充分整合,还借力保险、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外部资源,形成了脱贫攻坚新合力。如今,什邡加快建设“产业发展”新基地,在全市建成了特色种植基地12个,带动全市贫困农户1000余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00余元。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做好水利、基本农田、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功打造叶烟、川芎、黄背木耳等种植基地4个,发展特色栽培面积达9万余亩,种植黄背木耳2.3亿袋,力促产业兴旺加速。师古镇探索扶贫+订单模式,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农户与烟草公司确定种植品种和种植面积,并与农户签订意向收购合同,根据市场行情定意向收购价格,给农户吃了颗“定心丸”;隐峰镇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合作,对川芎进行深加工,走上一条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发展道路;马祖、元石、回澜、皂角等乡镇集中发展车前子种植,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蓥华、红白、冰川等乡镇集中发展中药材料种植,种植面积达到3.5万余亩。全市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双赢”。
同时,什邡还注重抓统筹强带动,创特色塑品牌,有效提升了“产业发展”新水平,推动实现了“产业发展”新共享。仅去年,什邡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合社完成营销收入60亿元,实现利税2.3亿元。现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合社319家,其中省级专合社10家。通过“企业+”扶贫新模式共带动贫困农户800余户,户均增收500余元。
聚焦短板发力 储备关键基础保障
脱贫攻坚要严防“数字脱贫”,让贫困户真正实现长期持续脱贫,才算是打通了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随着脱贫人数的增长,遏制返贫苗头的工作也要跟上,为了确保长期“摘帽”,什邡为返贫“头号难题”对症下药。通过对现有建卡贫困户的调查发现,因病、因灾以及失业返贫率较高。
近年来,什邡积极探索健康扶贫“私人定制”,建立了纵向全程健康管理联系制度,由市级专科医师、镇卫生院全科医师或公卫医师、乡村医生纵向组队开展“1+1+1+1”免费服务,实现“三师共管”,制定了契合贫困人群的诊疗服务包,通过家庭医生和上级医院建立起绿色转诊通道和“健康小屋”,实现贫困户足不出户也能看病。进一步完善健康扶贫“顶层设计”,什邡将全民健康作为促进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撑,脱贫攻坚的破题之举和长效之策。按照“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制定了《“做健康什邡人创健康什邡城”2020规划》,实现健康管理全面覆盖。健康扶贫助推了什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好村”作为幸福美丽新村的更高形态,将以改善农村住房条件为基础、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村民素养为抓手、以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为方向,有力带动和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取得更坚实的成效。什邡正瞄准“四好新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蓄势待发。
下一步,什邡将着力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拓展增收渠道,建设美丽富裕新村;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核心,围绕“产业强、群众富”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确保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当家产业,切实推动美丽新村向富裕新村迈进;立足资源优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基地、做优园区,大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内生动能。
何小米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