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五通桥区开展“办实事、转作风、优服务”心连心活动 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2018-06-04 20:31:06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作风正,方能事业兴。乐山五通桥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主动换位思考,忧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改坐北向南发号施令为坐南朝北走群众路线。2018年以来,五通桥区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结合实际,创新开展“办实事、转作风、优服务”心连心活动,针对群众最急最忧最愿的问题,开展讨论调研,把群众身边事办好,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多听听,了解群众诉求

“建议村上再修建两个垃圾池”、“希望村上办事效率能再高点”、“多组织点文艺活动”,5月27日晚,五通桥区西坝镇前丰村1组组长黄志平家中,村民们团团坐着,你一言我一语,抢着要说出群众急盼解决的问题。

“今后镇上开会可不可以尽量缩短时间”、“农技人员是不是可以尽量多深入田间地头帮我们多指导”,在杨柳镇便民服务中心,该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蔡格丽指着“愿望清单”上希望改进的作风问题,感叹的说道“不俯下身子听听村组干部和群众的声音,还真不知道我们还存在这些作风方面的问题。”

只有走近群众,才能明白群众所想,服务群众所需。在大调研过程中,全区各镇(乡)、各部门通过基层夜话、入户走访、召开院坝会和网络征集等方式,全面听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西坝镇坝坝会征集老百姓意见

多走走,解决群众所需

“感谢你们,要不然我这房产交易手续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办好。”5月的一个周末,在五通桥区桥沟镇桥兴社区,该区房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柳碚风老人办理房产交易手续。“按要求,交易双方本人必须一同到场,但柳大爷行动不便,无法亲自到场,如果由老人子女代办需进行公证,又会增加繁琐程序和一定费用。”五通桥区房管所副所长曾旭告诉笔者,在获悉该老人的难处后,工作人员便利用休息时间,前往桥沟镇东风厂养老院为老人现场办理房产交易手续。

房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群众办理手续

农业部门主动走进田间地头把脉问诊,提供技术指导,支招助产;商务部门积极向上争取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权限下放,办理备案登记无需再前往乐山办理;住建部门加速城区路灯改造、增设广场座椅,争取完善每一处基础设施,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感:竹根镇将“企业退休人员年审处”搬到办公楼空地,方便老人“年审”。

竹根镇将“企业退休人员年审处”搬到办公楼空地,方便“年审”

为民服务,也许琐碎,然而一饭膏粱,维系万家。唯有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大事办理,把人民群众所盼当急事解决,把干部作风的转变当要事处理,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点赞。针对群众反映问题,全区上下立行立改,近一个月以来,包括杨柳镇瓦窑村道路拓宽工程等60余项民生实事陆续得以办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正在向人民群众提交。

多督促,促进问题解决

“有难处就要解决,有问题就得整改,只有通过办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才能督促党员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五通桥区纪委常委唐冲说,为确保群众愿望落到实处,全区各单位将对搜集到的每件民生诉求和希望改进的作风问题,按照能够解决的问题100%尽快解决到位、不能解决的问题100%及时解释到位、问题解决情况100%限时反馈到位的“三个100%”要求,以“挂图作战”的形式,将工作进度在各单位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将在9月底前组织群众代表、服务对象代表、党员代表和干部代表对公开的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和作风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评议,事情办的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

截止目前,五通桥区已征集民生诉求600余件,需整改的作风问题80余个。

(王镜霖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钎)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