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耍成都
找一个
又美、又潮、又凉快的地方
那是极好的
既有古朴乡村风
又有新鲜文艺范儿
这到底是什么好地方?
走!赶快和小布
一起去看一看啦
刚一qia拢
小布就偶遇了一场快闪
小姐姐们的Dura舞
简直要潮翻啦~
原来,今天这场快闪
是一群新媒体达人
用最新颖的Dura舞蹈
给崇州市道明镇的竹艺村
打call
竹与瓦、新与旧
美腻的小院
……
众多抖音小姐姐
按捺不能
纷纷各种
自拍、直播
这里,能诱发
“抖音病”的地方
实在是太多了~
赶快去看
首先要鸟瞰一下
这个“∞ ”字形的建筑
这就是小姐姐们
快闪拍“抖音”的地方
▲成都晚报 孙琳 摄
它叫“竹里”
凭借别具一格的造型
融入川西民居风貌
成为川西林盘地标
“竹里房栊一径深”,1170年前,南宋诗人陆游旅居四川时,写下了这首《太平时》。
1170年后,竹编故里──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以此诗句为引,打造“竹里”,传承非遗之美、竹韵匠心。
这里完全适应了现今的需求:拍照!
环境清幽,开窗见绿。房前有鲜花,立于田畦举目四望,一派典型的川西田园风光;顺着檐下空间望出去,会有不同的自然景观映入眼帘。
步入室内,两个院子以倾斜而下的瓦屋面为背景,框定出高耸的树木,纯粹的天空。无论你从哪一个角度望出去,看到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檐下环形廊房的桌边坐下,泡几杯竹叶青盖碗,轻呷一口,味醇回甘、清香沁脾,顿觉心旷神怡。深邃的意境,盎然的野趣,这样的好地方,不来段抖音show一下真的好么?
从一个院子到一个聚落,目前,道明竹艺村正在尝试一种新的可能,探寻未来乡村的发展。
▲成都晚报 孙琳 摄
“竹里”的建设初衷就是为道明竹编提供一个传播和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文创”的作用,让竹编工艺焕发新的生命力,借力乡村旅游,让竹编工艺有更大的市场。
花间耕作,采花入食,竹间起舞,采竹入画……
返璞归真的乡村,日子里却有浓浓的文艺范儿。
目前,这里还在招募新村民。以竹艺为媒,让新村民与原来86户原住民一起自然生长。
竹艺村目前已经集合了竹编博物馆、社区中心、餐饮、书院、国学体验馆、民宿……各种潮、各种美、各种文艺让你一次拍个够!
来去酒馆、三径书院、遵生小院等,都已投入运营,就等你去拔草。
(图据网络)
无论是从单纯的竹里来讲,还是其背后的竹艺村,乡村旅游不仅仅只是山丘竹林、菜地炊烟吸引人,而是更注重一个乡村的整体运营,有好的自然风光,还要有好的消费环境,好的文艺氛围。
像道明竹艺村这样的好地方,成都还有很多。
崇州桤木河湿地公园原始植被丰富,总面积约1万亩。漫步在绿道,拍一组美照,画一幅写真,将平时忙碌的生活步调放慢,静享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
(图据网络)
“凡朴生活”是一个成都对外交流乡村平台。吃得有机,住得绿色。木质房间均收集于附近拆迁的房屋;食物来自于农田现场采摘;就连厕所都是采用芬兰的自循环设计~还不搞快拍起!
(图据网络)
成都的林盘绿道,没有“高大上洋”,只有返璞归真。这也是国际化,是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有根的乡愁,有文化的乡土味。
接下来小布还要告诉大家
乡村绿道,川西林盘
已被成都当作了“短视频取景地”
“最美成都──乡村绿道 川西林盘”摄影、创意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即将开展,具体细节将于近期在市旅游局官网上发布,敬请期待哦。
林在院中
院在林中
将成为最返璞归真的
成都范儿
岷江水润
茂林修竹
美田弥望
蜀风雅韵
又美,又潮
一切都太让人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