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6日是第四个“全国放鱼日”,在广元市农业局及市水产渔政管理站指导下,朝天区农业局举行了2018年天然水域水生生物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将40万尾鱼苗分别投放到了该区羊木河、潜溪河、东溪河等天然水域。
记者在位于朝天区羊木镇羊木河主活动场看到,运送鱼苗的车辆按时抵达现场,各级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和附近居民,小心翼翼地将装有鱼苗的充氧塑料袋搬下车。据广元市水产渔政管理站站长苟忠贵介绍,本次放流品种为鲤鱼20万尾、鲫鱼20万尾,共计40万尾,鱼苗主体规格5-7cm。遵照《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定》的相关要求,此次放流鱼种为人工繁殖、培育的嘉陵江原种,并通过了严格的产地检疫和放流地渔政部门检疫,鱼苗体质健壮,性状优良,符合放流条件,放流后不会对该水域水生生物构成安全威胁。
“我市江河众多,水域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广元市农业局副局长李仔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全市自然分布的鱼类181种,其中73种就是珍惜和特有鱼类。”他认为,目前正值禁渔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对保护自然资源和促进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将更加有利于广元渔业资源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广元以“保护渔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为宗旨,狠抓春季禁渔管理,强化水下工程作业涉渔环评,大力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推进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渔业水域水环境修复,一系列渔业资源保护工作得到了农业部和省水产局的充分肯定。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