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纪律深化年】系列报道:利州区严把“六道关”精编扶贫“安全网”

2018-07-02 21:42:42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今年以来,利州区从严从实贯彻落实市委“作风纪律深化年”活动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重点,狠抓难点,着力通过在扶贫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上不断探索创新机制,加强精准监管措施,严把严守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六道关”,有效堵塞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漏洞,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安全高效,群众满意认可,扶贫成效明显。

明晰重点,严把项目规划关。为实施好各类扶贫项目,让贫困群众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各项目实施贫困村组高度重视并充分尊重村情、民意,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了解,征求发展意愿,做足前期调查、摸底工作,逐户进行个性化规划,贫困户想发展什么产业就规划什么产业,在资金补助范围内,尽可能做够规模,把产业项目资金都用在贫困户产业发展上。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通过“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建设项目,重点实施群众最急、最盼的通组到户道路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贫困群众“最急办、最想办、最实际、最受益”的事情上,真正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控制成本,严把资金额度关。严格控制项目投资总额,坚持补助标准,多渠道、多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支出。一方面核实用量。组织专业人员对道路硬化所需河沙、水泥、卵石等建材用量逐一进行计算核实,在保证水泥标号和硬度、强度前提下,尽可能做到不浪费一点建材,从而减少资金浪费。坚持询价制度,通过各乡镇(街道)项目村成立材料采购组询价采购建材、建材管理组认真核算建材用量,成立理财小组监管项目资金使用,廉勤委全程监督项目实施等多措施严控支出节约建设成本,杜绝优情厚友、弄虚作假,让群众满意,保证项目资金安全。

加强监管,严把程序审批关。实行项目资金使用申请“六签字”、报销“九签字”的原则,即:项目村申请项目资金需要乡驻村干部、项目负责人、分管项目领导、乡(镇)纪委书记、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签字;报销项目开支需要经手人、村“两委”负责人、廉勤委主任、乡(镇)驻村干部、分管项目领导、乡(镇)纪委书记、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签字。项目实施前,乡(镇)政府委托农村财务代管中心与各村(社区)签订扶贫项目建设目标责任书,每季度做一次账,凡对未主动来乡做账的村(社区)不予拨付项目资金,并纳入全年综合目标考核。乡(镇)农村财务代管中心对每笔项目资金支出严格业务审核,实行谁审核谁负责,对不符合项目要求的开支不予核销,对审核出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处理。项目村(社区)民主选举1名报账员,专职负责该村项目资金收支报账工作,杜绝了村干部乱支乱花现象。

畅通渠道,严把资金拨付关。采购建材时,乡(镇)政府衔接区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局、区财政局,直接将建材款转入销售厂家账户,不经过乡(镇)财政和村财务,减少资金流动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更确保了资金安全,避免了因资金接转造成的时间拖延和拖欠资金等问题,也提高了政府诚信度。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补助资金则由乡财政所一站式服务直接通过“一折(卡)通”划拨和转账,真正实现补助资金到户到产业,贫困户无需到乡(镇)政府财政所办理,也不再由村干部发放,降低了贫困户办事成本,节约了时间,避免了因资金发放可能造成的干部挪用、挤占、贪污、隐瞒和克扣等恶果的出现,受到贫困户普遍认可。

注重自建,严把项目效益关。扶贫项目是惠民项目,是真正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重要资金来源。在实施扶贫项目中,始终坚持以“政府牵头、村(社区)负责、群众主体、自主建设”的原则,组织召开项目村群众大会通过“一事一议”充分讨论确定建设方式,重点是通组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由群众选举产生项目理事会,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和指挥,群众投工投劳、以劳折资自行建设,按每个村民不超过1年10个义务工的标准投工投劳,对举家外出不能现场投工投劳的,由群众大会讨论以劳折资标准、数量,工程建设一律不准发包。通过这种方式,极大的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都把项目建设当作是自己的事积极参与并用心做,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干出了以往承包方办不到的工程质量和进度,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节省了项目投资。

规范审计,严把质量验收关。一方面严格验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先由村“两委”成立自查组,对基础设施和贫困户产业项目的建设质量、数量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后,再由乡(镇)政府组成验收组验收。验收通组公路时,验收人员实地丈量,按实际建设数量结合询价结果准确核算资金需求量。验收贫困户产业完成情况时,验收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种植地点,核实亩分,到圈舍查看养殖数量、按实际完成数核算补助资金,杜绝谎报瞒报、虚报冒领补助资金现象发生,把扶贫项目资金用到实处。另一方面严格审计。项目建设完成后,乡(镇)政府预留20%资金作为审计保证金,待审计合格后再行支付,对审计中存在资金使用不规范或存在问题的项目,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再行支付,确保扶贫项目高质量完成,资金得到有效使用。

刘玥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余东

编辑:李俊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