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临港片区助推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再提速”

2018-07-31 20:53:08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位于川南临港片区东南部、紧邻泸州港,规划面积0.21平方公里。依托“进口保税、出口退税”的政策优势,发挥“保税仓储、简单加工、国际中转”的功能优势,特别是在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成立以来,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不断加强改革创新,着力优化服务水平,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

今年1-6月,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货值1.2亿美元,同比增长94.8%;征收两税8958万元,同比增长134.6%;

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成长为承载自贸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大平台。

复制+推广+改革创新,促进贸易便利化

泸州锐佳陶瓷有限公司一直习惯于采取“重庆申报,上海离境”水运中转模式出口货物。货物离境后,海关数据方能传递给国税以供企业退税,数据传递时间一般在20天至60天不等,如遇数据传输异常、清洁舱单录入错误等特殊情况,数据传递时间更长,甚至出现超过6个月的极端情况。该企业为超长的出口退税时间头痛不已,客观上也造成了流动资金占用、融资成本高等负面影响,不利于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的引导下,该企业转换出口通关模式,改为利用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出口,实现散货进(进区即退税)、整箱出,充分享受海关创新监管和多样化的作业模式。同时,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形成了全国领先的“出口退税3R预审快退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相继完成了“一站式”审核审批、“无纸化出口退税服务模式”、“出口退税往来单位信用管理模式”、“启运港退税”等一系列创新制度成果叠加。多个出口退税堵点同时疏通后,该企业发往新加坡的卫生洁具,正常情况下向海关申报后1周内即能退税。

泸州锐佳陶瓷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说:“出口退税时间的缩短,仅是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国际贸易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一个缩影。

精准服务+资源整合+政策保障,培育产业集群

阿联酋某企业出口至中国的货物,原习惯操作模式为一订单一通关一配送。接收订单后方开始的串联式物流通关模式耗时长,特别是配送至西南地区的订单,完成时间往往长达1个月甚至更久。物流链条太长,且交货时间受三峡大坝影响不可控导致该企业在西南地区失去了大量订单。经多方考察,阿联酋出口商决定在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设立海外仓。

货物提前发运,按需分拨,大幅提高了货物和资金流转速度,最大限度的缩短了物流链条,有利于更加灵活制定物流配送方案,满足客户碎片化、多批次订单需求。同时,全新打造的物流方案充分利用泸州交通优势,拉长低成本水运距离、缩短高成本公路运距,形成成本竞争优势,客户提货时间以前的1个月以上缩短到1天。

目前,该企业的化工产品依托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逐渐占领西南市场,销售量爆发性增长

需求分析+流程再造+创新实践,实现降本增效

一汽大众的进口汽车零部件,习惯于从上海入境,水运转关至泸州,再转运至工厂的物流模式。手续繁杂且耗时长,特别是循环包材,需要办理包括暂时进境申请、担保、销案等多达7个海关环节。办理手续复杂,作业链条长。

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口岸工作局的关务专班在对其物流、通关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后,建议企业尝试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场所通关。改为从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关后,海关通过制度创新,对其暂时进出境的包装物进行了通关流程再造,较好解决了循环包材复出口手续繁杂的问题,作业环节从7个骤减至2个。结合“泸州港保B与泸州港出口联动”等一系列海关监管创新制度,持续简化手续、优化流程。2017年至今,该企业减少申报200 次,减少单证提供600份,企业反映减负增效作用明显。

依托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这一对外开放平台,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积极探索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进口红酒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保税区间货物流转等多种业务形态的制度创新,贸易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相信在自贸区这片沃土的滋养下,泸州海关特殊监管场所的业态将进一步丰富、业务量将进一步攀升、海关服务功能将更好发挥。

王伟 许梦婷 四川发布记者 程海英

编辑:李俊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