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擦亮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我们深化院地合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强省提供科技支撑”。8月1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和来自新都区、都江堰市、理塘县、会东县等21个县(市、区)在成都签约,开启“农业科技+乡村振兴”“农业科技+精准脱贫”院地合作共建新模式的探索,积极发挥农业科技在乡村振兴和脱贫奔康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同时,省农科院与四川军民融合产业化推进中心签订“四川航天技术农业应用研究所”共建协议。
▲签约仪式暨工作推进会现场
“崇州市与省农业科学院10年间合作实施了富硒优质米生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等科技项目27项,为崇州市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近2000人次。”崇州市签约代表说,院地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次签约中,省农科院与13个县市区签订“农业科技+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与8个县签订“农业科技+精准脱贫”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有关所将与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签订50余个项目实施协议。签约具体内容涵盖了优质粮油、马铃薯、特色水果、高山蔬菜、特色食用菌、茶叶、高粱、蚕桑、水产、农产品初加工、土壤改良保育、智慧农业和产业发展智力支持等具体服务领域。
▲院地合作签约仪式
“‘十二五’以来,我院与全省18个市州32个县(市、区)签订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2016年又与10个重点县签订了‘农业科技+精准扶贫’合作协议。”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吕火明介绍,当前,院地合作一定程度加速了科技成果的的示范推广转化速度,院科技成果年创综合效益100亿以上。“本次签约是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个明确目标签订的合作协议,既包括深度贫困地区,又包括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地区;既包括高海拔地区,又包括丘区和坝区。”吕火明书记说,“下一步,就是和今天签约的县(市、区)摸清科技成果需求和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保障条件,尽早谋划落实。”
据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获悉,本次会上,省农科院发布了包括水稻、小麦、果蔬、茶叶、食用菌等优质高产新品质在内的157项“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第一批)”。据悉,这些高质量成果计划将在每个县(市、区)围绕2-3个优势农业产业,合作共建科技实验示范及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据透露,下一步,省农科院将在全省遴选基础好的现代农业示范县重点乡村,融入现代生物技术、大数据技术、3S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及智慧农业和装备,整村(乡)推进一批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
相关新闻
2020年 我省将推进7个“100”工作服务乡村振兴
“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昨日,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品华接受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向2020年,我省将着力推进育成100个突破性新品种、攻克100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建设100个科技创新平台、转化100项重大科技成果、打造100个科技示范村、培育100家科技型企业和选派100个科技服务团到“三区”的7个“100”重点工作。
杨品华说,省科技厅将在重点研发计划、基础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院地院企合作、科技扶贫计划、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科技扶贫服务的激励和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撑,通过科技创新为我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俊
编辑:彭宛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