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20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2018年国审优质稻品种展示暨产业化示范现场观摩及品鉴会”在四川广汉市举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种子管理站负责人等近千人齐聚一堂,相互交流。
“现在种的这个新品种谷子,1亩田和过去相比,能多增收400块钱左右。”上午,烈日当头,广汉种粮大户黄明水虽然被晒得满头大汗,但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所说的新品种就是国颁二级优质米旌优华珍和超级稻品种宜香优2115。
据了解,国颁二级优质米旌优华珍和超级稻品种宜香优2115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与四川绿丹至诚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在当天的展示、品鉴现场,香喷喷的米饭引来参会人员频频点赞。“在杂交稻里面,这个米质相当好。”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区试处处长张毅说。
水稻是四川最大的粮食作物和口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左右,总产1500万吨左右,面积、总产分别居全国第7位和第6位。四川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产种量、省际间调剂量、外贸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地。
近年来,四川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优质水稻为突破口,加快调整水稻品种品质结构,优质稻水稻育种和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川优6203、宜香2115、德优4727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高产和抗病相结合的新品种的成功选育,兼顾了杂交稻高产与优质、高抗与广适的问题,有效地缓解了全省中高档优质稻缺乏的矛盾。
2017年,四川选育国标3级以上优质水稻新品种14个,其中,通过国家审定的1级优质稻品种2个。截至目前,四川育成的国标1级优质水稻品种已经达到3个。优质稻品种的突破,带动了全省优质稻生产面积的扩大,2017年全省推广国标三级以上的优质稻面积达到1335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的45.4%,其中,国标二级以上优质稻达到700万亩左右,占全省水稻面积的23.5%。
四川省农业厅总经济师肖小余表示,四川将通过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着力推进优质稻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开发产业化,力争到2022年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800万亩,带动全省优质稻面积达到2400万亩,进一步做大做强四川稻米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努力把四川建成全国优质粮油产品生产基地。
随着四川优质稻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开发产业化,“蜀中无好米”已成过去式。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