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文化中心的理论支撑——《宣汉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研究》论文集出版

2018-08-22 11:57:09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21日,来自中国社科院和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在宣汉县汇聚一堂,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参加《宣汉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研究》论文集新书发布与座谈会。据悉,该论文集内容包括罗家坝遗址最新的考古发现、墓葬形制、出土器物、文化内涵、环境考古、学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巴文化起源、族属、巴蜀地区出土器物及文化传承与交流等方面的研究。

△论文集新书发布与座谈会

据介绍,该书由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为2017年11月在宣汉县召开的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学术研讨会上部分与会专家提交的论文,共32篇。论文集还刊发了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署名文章,介绍宣汉所拥有的巴文化、土家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等。

据了解,罗家坝遗址位于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总保护面积103万平方米。罗家坝遗址地处秦、楚、巴、蜀交界地,据初步推断,距今5300-2000年,是20世纪末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研究巴文化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继三星堆、金沙之后,古巴蜀文化的第三颗璀璨明珠”。

△《宣汉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研究》论文集

1999年、2003年、2007年和2016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达州市文物管理所和宣汉县文物管理所先后对罗家坝遗址实施了四次联合考古发掘,发掘面积总计1300平方米,发现了包括当时人的生活居址和墓地等大量的巴文化遗址,出土各类文物1400余件。

2015年,联合考古组出版了大型考古发掘报告《宣汉罗家坝》;2017年11月25-26日,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学术研讨会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对罗家坝遗址和巴文化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并形成《宣汉共识》。

“鉴于此次会议研讨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宣汉县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故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集结成本文集。”论文集主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高大伦介绍到,在国内一百余个大遗址中,既出报告又出论文集的遗址屈指可数。

“罗家坝遗址发掘出了巴文化的大型墓地与高规格墓葬,表明罗家坝是巴文化的中心遗址之一,也是探索巴文化起源的重要地点。”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曾说,“文化决定一个地方的品味,更决定一个地方的未来。发展文化不仅能够满足任命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也是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宣汉县坚持把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把文化发展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以经济发展助推文化建设,以文化繁荣带动经济腾飞。”

据悉,宣汉巴山大峡谷将于8月28日开门迎客,《宣汉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研究》论文集的出版将为丰富巴山大峡谷景区的文化内涵提供学术支撑。目前,罗家坝考古遗址公园与博物馆正在规划设计阶段,巴文化大型情景史诗剧《梦回巴国》剧场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紧张的剧目排练。9月中旬,宣汉将开展十五万人同跳巴人舞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

编辑:李倩

审核:何晓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