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崇州出发,揭秘乡村振兴发展“密码”

2018-09-04 11:37:47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3日,四川省乡村振兴大会在成都召开,全省300多位与会代表走进包括崇州市竹艺村在内的7个乡村和园区,探寻乡村振兴发展的密码。作为此次大会的主会场,崇州乡村振兴的“密码”是什么呢?

崇州作为成都“西控”代表区域,既是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生态屏障,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围绕担负成都“主干”,继续在乡村振兴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崇州聚焦提升现代农业质效、现代农村功能、农民生活品质,把全市划分为“山地生态涵养区、康养旅游集聚区、现代农业功能区、田园城市核心区”四大主体功能区,以差异化政策体系引领“四区”协同发展,努力探索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乡村振兴之路。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功能区

崇州市现代农业功能区总面积269.8平方公里,按照全产业链理念,着力建设全国粮油生产高新技术应用示范区、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西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创新管理体制。探索“管委会+街道+社区”组织架构,推广以“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为重点的农业共营制,构建“管委会+投资公司”运营模式,园区土地规模经营率达85%。完善服务体系。坚持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管理公司化,培育专业服务公司、服务型合作社等多元化服务主体94个,形成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五代”服务模式,搭建“农业服务超市”,实现粮油产加销服“一条龙”。推动产业融合。坚持全域旅游和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采取规划统筹、资金统筹、建设统筹,农民主体“三统筹一主体”方式,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稻田综合种养3万亩。发展品牌营销、文创旅游、民宿康养等新业态,形成“稻虾藕遇”“凡朴生活”等农业和文化旅游品牌,依托天府国际慢城、天府良仓、崇州润恒城等项目,形成总部经济引领的现代农业生态圈。

挖掘乡村文化内涵 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道明竹艺村位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所在地崇州道明镇,道明镇是历史悠久的竹编之乡,道明竹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位竹编非遗传承人在这里居住、生活,传统的竹编手艺在这里代代传承。这里是在川西林盘的旧底子上“生成”的一个文艺范新型村落,极富设计感的“竹里”建筑呈现出“国际范、天府味、竹编韵”,曾登上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

园区坚持“用文化延续未来、让艺术点亮乡村”理念,依托道明竹艺村,凝聚川西林盘文化、“道明竹编”文化和休闲文化,促进文化创意、精品民宿、乡村旅游等矩阵式跨界融合,打造服务全川“七大共享平台”中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平台。旅规统筹建设新林盘。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建设”理念,按照梳、理、补、改、拆、通“六字诀”和原生态、原住民、原住房、原材料,不大拆大建、不挖山填塘、不过度设计、不冒进求洋“四原四不”守则,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设计旅游景观,建设“国际范、天府味、竹编韵”的新中式川西林盘。文化为魂塑造新业态。传承发展提升“道明竹编”文化传统文化,引入“三径书院”“丁知竹”“遵生小院”“竹编博物馆”等文创项目,孵化农事体验、民风民俗、休闲养心、运动康养等新业态。创新机制推动新发展。采取“联合支部+林盘管委会+创新社区发展促进会”等形式,探索“设计师联盟+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方式,组建川西林盘学院,服务“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

通过制度创新挖掘乡村振兴的永恒动力

8月23日,崇州市举行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颁证仪式,这是崇州市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股(联营)改革试点以来的又一破冰探索。“三权分置”指的是将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分离开来。州以切实保障农民宅基地权益为出发点,以正确处理农民和宅基地关系为主线,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办法和措施,着力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资源,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打好“制度组合拳”,发挥制度协同效应。对此,崇州进行了系列探索。

崇州率先探索农业主体功能区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五个重构”,实现“五个一体化”(重构行政管理、城乡空间布局、要素供给体系、产业生态圈、社区治理体系,建立一体化管理体制、规划建设管理体制、要素配置体制、产业发展体制和社区发展治理体制),构建“管委会+(街道)+社区”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机制。组建农村投资公司,构建“管委会+农村投资公司+共营制”经济运行模式。

在绿道的规划建设中,崇州遵循“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商业化逻辑思路”,探索出“公共标准+空间经营+区域共享”的建管模式,破解了“钱从哪里来、业态怎么建、维护怎么办”等问题。 

崇州启动居站分离改革,围绕服务社区居民、市场主体、产业从业人员、游客“四类主体”,设立社区工作站,构建15分钟社区公共服务圈,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

崇州正努力探索郊区新城公园城市的建设模式和表达方式,加快绘就“明日之城·翡翠之城”的乡村振兴诗意画卷。

(崇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何晓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