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哪些同学愿意留在本地,哪些同学远走四方?全国各城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如何?今日,财新数联发布最新一期消费升级指数观察──《2018毕业季消费报告》,在2018级新生入学之际,研究2018届毕业生的校外生活。成都毕业生在毕业之后留在本地的概率位居全国第三,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全国第五。
《报告》计算了主要城市毕业生在毕业之后留在本地的概率。从全国层面看,约有36% 的毕业生留在了他上大学的城市,成都以48%位列全国第三。《报告》分析指出,成都,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是高校云集的中西部核心城市,有着不错的高校毕业生本地居留率。
如果选择不留在本地,那么哪一些城市会最有吸引力呢?《报告》显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和成都位列中国最吸引毕业生的城市前五名。其中,成都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倍。据了解,《报告》综合了毕业生流动、毕业生数量等城市的供给,工作岗位、工资、生活舒适度等城市的需求,距离对人口流动的衰减系数等因素,通过引力模型计算得出每一个城市的毕业生供给力和吸引力。
《报告》使用京东消费数据,通过两种过滤方式抽取满足研究需求的研究数据:用户在 2018 年 6 月以及更早的时间段中使用某个大学的地址进行网购;用户在 2018 年 7 月之后使用的新网购地址不在大学内,且该地址在之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用户,既没有回到老家,也没有在大学继续生活,《报告》将他们定义为 2018 届毕业生。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算法下,没有计入家在当地的本市大学生。
“伊利中国消费升级指数”由伊利集团冠名,财新传媒和成都数联铭品科技公司共同研发,按月度发布。该指数作为新经济系列指数(NEI)的最新子指数,利用网络大数据挖掘手段,量化中国消费结构及质量升级状况,力求全面、真实地展现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准确把握市场消费升级的进展,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记者 程怡欣 图片来自财新数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