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在9月4日全省乡村振兴大会上,每位与会者的文件袋里,都放着一本《典型案例汇编》。在这本200多页“案例”中,包括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乡风文明乡村善治等五方面,既包括产业搞什么、怎么搞,也包括新村如何建、人居环境咋治理,还有农业农村改革和乡村文明及治理,均是四川乡村振兴的重头内容。其中,眉山有5个案例入选。
据悉,在这份汇编中,全省共有47个县市区因为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工作中,不同的探索经验案例入选。这些县市区和这些案例,是全省乡村振兴先行探路中涌现的一批典型。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篇,洪雅县做大森林康养产业,让绿水青山处处生金。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篇,眉山市东坡区坚持产业联动融合,小泡菜泡出大产业;青神县深化融合发展,建设竹编产业园区。在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篇,丹棱县创新农村垃圾治理模式,打造美丽乡村典范。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篇,眉山市彭山区以农村集体制度改革为核心,全面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落地生根等五个案例入选。
眉山市委书记慕新海在会上作“发展农业园区、建设农业强市,全面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主题发言时说,眉山在五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全域规划、全业融合、全链提升、全民共享”,初步构建起“三园区五基地”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格局,创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3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9个,东坡现代农业园区跻身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青神竹编产业园入选“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岷江现代农业园区获评“中国农业公园”。2017年,全市园区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60%,“味在眉山”销售收入达751.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203元,位居全省前列。
慕新海说,下一步,眉山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在加强党的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农民主体等方面聚力聚焦、攻坚突破,市级财政对乡村振兴投入每年增长25%以上,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都市绿色农业强市”为抓手,通过规划先行、项目实施、考核激励,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力争2022年,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2个以上、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50个以上;园区主导产业产值占比75%以上,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达95%以上,全面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廖兴友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