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上午,科博会室外展区,一辆SUV汽车缓缓驶过。有人走过斑马线,这辆车慢慢靠右刹车,缓慢停了下来,行人走过后,车辆继续前行。
行人通过后回头一看,一脸惊奇。这辆 SUV 的驾驶室驾驶位没人,只有副驾和后排坐有人。“这是我们团队研发的第二代无人驾驶汽车。”博士刘甲甲是研发人员之一,他介绍,这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特种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研发的,3年前,团队自主研发了西南地区第一台无人驾驶汽车ROR。
▲市民试乘无人驾驶汽车
成都高校
携第二代无人驾驶汽车亮相
“这车安逸,以后都不用考驾照了!”在新能源以及无人驾驶技术展区,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吸引了众多市民围观。
参观者杨女士在现场拍照发朋友圈,还没考驾照的她在朋友圈写道“这届科博会,我最关注的就这个,让你们会开车得瑟!”
与其他车子不同,这辆车的驾驶位上空无一人。起步、行进、避让障碍、停靠等,都能轻松完成。
博士刘甲甲介绍,这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控制工程学院特种机器人团队带来的第二代无人驾驶汽车。
据介绍,早在2015年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蒋涛教授团队就推出了第一代无人驾驶汽车,这也是西南地区自主研发的第一台无人车。三年后,第二代无人驾驶汽车已经面世。
“和第一代相比,第二代是它的升级版,技术更成熟。”刘甲甲介绍,相比第一代,二代车更有感知能力,定位准确,也更加安全,最高时速可以达到80公里每小时,“二代无人车能够实现各种路况下的环境感知,自主性更强。”
据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特种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的一份简介显示,目前团队有博士16人,硕士24人,本科28人。“我们团队不仅有博士、硕士,每年还从大一大二新生中,挑选一些优秀的同学参与。”刘甲甲介绍,团队不仅有70后、80后,还有90后,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
▲无人驾驶汽车车顶搭载了激光雷达
四大技术
让无人驾驶汽车更安全便捷
这辆无人车跟着人走,它不会被人带沟里;遇到障碍,它会成功绕开或者紧急制动;设定终点,它能寻找最佳路线抵达。
刘甲甲介绍,通过精准导航、环境感知、决策规划和控制系统四大模块让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更安全便捷。
精准导航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基础,不仅需要获取车辆与外界相对位置关系,还需要通过车身状态感知确定车辆的绝对位置与方位。“车子前后各有一个GPS信号接收天线,可以实时确定车辆位置。”
环境感知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前提条件,起到人类驾驶员“眼睛”“耳朵”等的作用,利用摄像机、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等车载传感器实现。
刘甲甲介绍,车顶部的激光雷达和工业摄像机相互补充,可以进行路面障碍物和行人的检测。
而在汽车后部,还有一台电脑作为控制整个系统的“大脑”。这是这辆车最核心的“中央控制器”,负责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自主导航。
如此智能,无人驾驶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据介绍,目前无人驾驶限于技术的成熟度和法律禁区,还只能用于一些特殊领域。无人驾驶技术将在清洁、矿山、物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如主动安全、智能泊车等无人驾驶的部分技术,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这车设计成本在100万左右,一旦量产成本会大幅下降。”刘甲甲介绍,目前车上最贵的是激光雷达,一个激光雷达价格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无人驾驶汽车量产后,价格会大幅下降,“今后,普通家庭也能购买无人驾驶汽车。”(记者 汤小均 王明平)
编辑:彭宛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