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月份空气质量排名倒数?来听官方解读

2018-09-10 10:10:18   四川新闻网

9月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169个城市2018年8月和1-8月空气质量状况公报》。公报显示,成都8月份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在169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倒数第十(160名)。

这样的结果无疑让不少市民大为困惑:一方面是成都空气质量稳步改善,今年1-8月收获的优良天数早已超过2013年全年总天数,在全国重点城市中进步最大;而另一方面却是8月全国排名相对落后。今年8月成都的空气质量到底“输”在哪里?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接下来的治气工作将怎样推进?记者就此专访了成都市大气办副主任、市环保局副局长旷良义。

旷良义表示,今年1至8月,成都市空气质量31天优、124天良、60天轻度污染、18天中度污染、4天重度污染,达标天数比例65.4%。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PM2.5月均值分别为10微克/立方米、48微克/立方米、83微克/立方米、51微克/立方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为1.4毫克/立方米,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值第90百分位数为183微克/立方米。相较于上年同期,优良天数增加了4天,达标天数比例增加3.3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同比下降,SO2、NO2、PM10、PM2.5、O3和CO浓度分别下降16.7%、7.7%、5.7%、5.6%、1.1%和17.6%。应该说,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成都市空气质量改善明显。

今年8月,臭氧对达标天影响大,二氧化氮对空气质量综合排名拖累大。根据监测结果,成都市今年8月空气质量2天优、14天良、13天轻度污染、2天中度污染,达标天数比例51.6%。对比去年同期,今年8月优良天因臭氧污染减少了7天。“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今年8月成都市空气质量全国排名相对靠后,但与2013年以来的历史同期相比,今年8月仍是近年来空气质量较好的一年,仅次于2017年。这也说明我市近两年在臭氧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今后的夏季臭氧防控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旷良义说到。

造成今年8月空气质量同比下降和排名靠后的原因是什么?旷良义解释,“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生态环境部对169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使用的是‘综合质量指数’这个指标。”所谓“综合质量指数”是前面提到的6项空气质量指标的“单项成绩”的加和,这就是说单项成绩不佳或影响总体成绩。今年8月对成都空气质量拖后腿最大的指标是臭氧和其前体物二氧化氮。

成都今年8月空气质量下降和排名靠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二氧化氮浓度过高;二是夏季颗粒物浓度不具优势;三是臭氧浓度居高不下。从近期有关研究分析成果来看,移动源对大气颗粒物的综合贡献占比较大,对PM2.5和PM10的综合贡献分别达到27.9%和24.7%。由于成都市机动车增长迅速,全市现有530余万辆的保有量和2.3万余辆施工现场燃油工程机械除对颗粒物的直接贡献外,移动源排放的NOx(氮氧化物)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占全市相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62.9%和17.6%,对形成类似今年8月以臭氧污染为主的重污染天影响很大。

另外,由于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腹心,常年静风频率较高,特别是在历年的8月,本身随着日照的加强就极易出现臭氧污染。加之今年同期受副高控制,成都地区总体水汽输送条件差,气温高、降水量少、平均风速小,以晴热天气为主,气象扩散条件为中等或中等偏差,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困难。今年8月,成都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2.2℃、降水较历年同期减少3成、湿度较历年同期水平偏低0.8个百分点,风速偏小,更容易出现臭氧污染天气。所以说,“天公不作美”也是今年8月成都市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今年秋冬季成都气象条件及空气质量预测情况,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旷良义表示,为了防范今年秋冬可能出现的重污染天气,将建立完善分工明确、统筹协调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认真抓好“铁腕治霾”,落实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以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加精细的管理、更加严厉的惩处,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也呼吁全社会积极参与、共治共享。
(记者 李慧颖)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