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10日,2018全球无人机大会在成都启幕。大会由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此次大会汇聚了49个国家无人机飞行标准和管理方面的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他们将从无人机分类、标准、规章以及监管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探索和梳理全球无人机飞行相关的标准和建议措施,为全球无人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首日会议现场)
据了解,2018全球无人机大会迄今已举办三届。此前,前两届全球无人机大会曾分别在加拿大和尼日利亚举办。此次首次走进中国,举办地便选择了四川成都。“中国无人机产业发展有它独特的优势,中国的人才在无人机制造设计、晶片的标准化等,在全球都属于领先地位。”大会主办方之一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行政服务局副局长James Wan这样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过去几年,四川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取得的成绩我们都有目共睹。 ”
2017年,四川成都获批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的改革试点。今年四川成立了全国的首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并加快组建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中心。这将为无人机产业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
当前,无人机产业迅猛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从传统的个人娱乐、影视航拍、农林植保等领域拓展到了新兴的物流快递、警用巡逻、医疗救护等领域,并且在部分的领域呈现出替代有人驾驶航空器的趋势。据中国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未来全球无人机产业将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年均增长率将超过30%。
如何寻找快速发展的无人机产业与有效监管之间的“天平”?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王志清在大会上说,“中国作为无人机生产和使用的大国,正在采取行业管理加社会管理的管理模式,对无人机运行实施全面的管理,通过加强地方政府、军队与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促进无人机持续健康发展的合力。积极的民航局在行业管理领域通过技术加规章加系统的方式,积极构建完整的无人机管理体系。”
王志清介绍,首先是依靠技术有效防范。民航局收集公布了170余个民用机场的障碍物控制保护范围数据,积极支持企业通过设置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不断的提升应对无人机干扰的能力。同时,在无人机准入、运营等方面出台了11个规范性文件。通过科学设定标准,科学划定分类,避免因管理过严而扼杀了整个蓬勃发展的无人机产业。此外,中国已经建立无人机驾驶航空器实名登记系统,并实施实名登记制度。目前无人机注册数量已达到24万架以上,经过严格培训后的持照人员已达到4万多人。
大会将持续到14日,接下来,还将开展第三届全球遥控驾驶航空器系统专题研讨会(RPAS/3)、第二届“放飞无人机”无人航空器系统(UAS)业界专题研讨会(DRONE ENABLE/2),主要研究如何调整现有的航空监管框架,以满足遥控驾驶航空器/无人机的大量飞行活动需求,会议议题包括飞行监管、空域和机场一体化等。无人机展览也将在成都市环球中心洲际酒店外举行,免费对公众开放。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