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视察毗河工程】让群众吃上干净水!毗河供水工程如何降低环境破坏、保障水质量?

2018-09-12 19:22:57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吃不上水,去老远的地方挑是常有的事。很多时候,水里还混有泥土,但我们也没办法。”家住安岳县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每天能吃上水,吃上干净的水是我们当地群众最大的心愿。”

9月11-12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全国、四川省人大代表视察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建设情况,现场调研了成都青白江段龙泉山隧洞、新都苟家滩取水枢纽、遂宁安居段长沟隧洞、资阳安岳段易家坝渡槽、乐至段卢家坝渡槽等重点项目。

新都苟家滩取水枢纽

毗河供水工程是四川省腹部经济区“五横六纵”水资源战略配置体系的大型骨干工程,也是四川省委“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重点水利骨干项目。将着力解决川中“十年九旱”极度缺水地区群众的用水问题。根据规划,灌区涉及成都市、资阳市、遂宁市共3市9县(市、区),工程共分两期实施,设计灌溉面积333万亩,供水人口433万人。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有50%以上的水量都用于解决人民群众饮水问题,因此,水质是否确保安全,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位于新都区毗河中游的苟家滩引水枢纽,中国电建工作人员指着取水口的流水告诉记者,这是从都江堰支流引入的水源,但直接引入水源的水质是不达标的,不能直接用于居民生活用水,需要经过排污处理之后再下“放”。他说:首先是从源头上处理(污水),现在国家在环保上要求很高,水质达不到标的话不可能引下去。”

据了解,目前正在建设的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中,包括苟家滩引水枢纽、输水总干渠一期工程(渠首—朝阳水库)、新生水库充水渠、十里河水库充水渠、鲤鱼水库充水渠、乐阳干渠及125万亩灌区的15条骨干渠系配套工程等,合计长度381公里。“在这么长的工程中,需要修建大量的隧洞、渡槽、水库等,必定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于会文表示,“这个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和运行期。”

他介绍,在施工期,工程建设会对森林、植被、湿地、草原等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对地表水也有很大的影响。还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油料、机械、固废、危废垃圾污水的污染。而在运行期,由于工程沿线将修建多个水库,农业面源污染对水库造成的影响也需要关注。

那么,我们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于会文表示,既要把毗河供水工程这个百年大计做好,也要将其对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最小。为此,省环保厅采取了多项措施做好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他介绍,在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环评报告书审批过程中,省环保厅就组织专家对381公里长的供水渠段反复踏勘,增加环保措施、优化环保方案、环评审批措施。包括植被尽快恢复、渣场的选址、控制施工过程中大气扬尘对环境的影响等内容。

同时,在运行期,特别强调来源水的安全干净。不仅对都江堰进行提标改造,确保水源安全,还在工程沿途的水库周边严格控制面源污染,不让生活污水下河,坚决防止水源富营养化。此外,各级环保部门还通过在建设过程中加强监理的日常监管,加强督查巡查,明察暗访,出现问题,及时制止。

除此之外,下一步,在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完工后,还将开展一次环境影响后评价,总体评价一期毗河供水工程对环境到底有哪些影响,是不是可控的,同时也为启动二期工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于会文说,因为环境影响后评价和规划环评工作,也是下一步审批二期项目环评的前提和依据。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摄影报道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