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分钟,听遍锦官城。过往前朝事,历史也新鲜。这里是四川新闻网特别节目《冷历史会说话:你不知道的老成都》。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依然是文物篇:省委大院下的宝藏──商业街船棺。
四川新闻网策划团队出品
统 筹: 楚 彦
播讲者: 杨家毅
编 辑: 王雪意
制 作: 王雪意
2000年8月1日,四川省委办公厅在商业街58号修建机关食堂地下室,挖到4米深时,偶然发现几段大型乌木,这些木头中间被挖空,里边放了一些东西,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初步判断,断定这是一处大型墓葬遗址,而这些木头就是船棺。
船棺,一种造型很像船的葬具,它是将整个木头中间掏空弄成船的形状,人葬在里面。中国古代南方水运发达,自古就有“北人骑马,南人乘船”这个说法,以船棺为葬,意喻乘一叶小舟到达彼岸,与北方丧葬文化中的“车马坑”有异曲同工之妙。船棺葬是古代蜀地盛行的丧葬方式,因为用独木舟形棺木为葬具,所以称为“船棺葬”。
商业街船棺墓地规模宏大,在以前发现的船棺墓中,虽然也有个别几个船棺放在一个墓穴中的例子,但像这样大的墓穴和一个墓穴中放这么多的船棺以前还从未发现过。在墓穴中还发现了一个长达18.8米,用整根木头制成的船棺,堪称全国之最。从船棺的大小以及制作和运输的难度,也可以推断出这个墓穴主人在当时也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从已知的情况推测,商业街船棺墓为距今大约2400多年的古蜀开明王朝晚期的大型合葬墓,鉴于该墓葬特殊,历史、文化、研究价值重大,省委机关决定食堂迁址另建。
与中原地区常见的丧葬形式不同的是,这些棺木为什么要用整根木头凿成船形呢?原来,船棺葬的来历据说和蜀人信奉灵魂、崇尚先祖的观念有关。与同一时期中原汉族先民习俗不同,蜀人认为,人死以后灵魂会脱离肉体去往先祖生活的地方,所以“送魂”是巴蜀先民丧葬习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怎样送魂呢?用船。据说,最早的四川盆地江河、溪流密布,船是蜀人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蜀人觉得,灵魂要到达先祖生活的地方也一定需要船。于是,他们发明了船棺葬,将人的遗体安放在他们生前使用过的船具当中,随着河流慢慢飘往先祖生活的地方,后来也就演变成了船型棺具。
成都商业街大型船棺墓的发现,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巴蜀青铜文化中不可或缺、璀璨绚丽的一页,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被列为2000年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 4500岁老成都,我想讲给你听,明天我们将为你讲述古代的节能神器──邛三彩省油灯。
想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欢迎关注"西蜀草堂"或"成都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我们每期节目的文字版,还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图片和小视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哦!pick一下吧!
注:喜马拉雅搜索专辑“冷历史会说话:你不知道的老成都”即可收听节目,关注“西蜀草堂”和“成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可了解更多历史文化知识哟~
编辑:彭宛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