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9日,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下简称“双创活动周”)将在成都正式启动,这是继北京、深圳、上海成功举办之后的第四届全国双创活动周。本次双创活动周主会场首次走进西部、来到四川、落地成都,同时,除成都以外的四川20个市(州)将同步启动分会场活动。
全国双创活动周为何会落地成都?四川在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目前情况如何?在10月8日举行的“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成都主会场和四川活动”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范波、成都市常务副市长谢瑞武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范波表示,创新驱动发展,要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的支撑就是要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各项部署。近年来,四川坚定地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结合四川实际,推动四川经济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四川近几年的态势来看,创新经济的特征更加明显,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将四川的科教优势、军工优势逐步转化成经济发展优势、产业发展优势。
从四川推动创新来讲,有四个着力的重点:
第一是聚焦聚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已经两年多时间,我们聚焦30项改革任务,有20多项已经基本完成,有8项正在加力推进。其中,通过全面创新改革,促进军工优势、科教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优势,我们已经形成了42条经验,其中第一批国务院发布的13条经验中有8条与四川紧密相关。
第二,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目前为止,四川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聚集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最多的省份,我们有9个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同时我们有1500多个创新平台,也将为我们聚集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资源,为我们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第三,开展重大科技技术攻关,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结合。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我们当前着力的重点,也是面临的巨大挑战。一方面科技攻关要取得突破,另外一方面我们的体制机制也要创新,激发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打造双创升级版,推动创新创业上新水平。我们将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按照双创升级版的要求,培育创新主体,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同时,国家在四川也布局了国家级双创基地,我们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特别是我们要利用这次成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的契机,在四川和成都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好的支撑,提供更好的保障、更好的服务。
此外,成都市常务副市长谢瑞武表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成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双创”助力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贸试验区等先行先试改革举措,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400多项科技成果分割确权,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百余家,带动社会投资超过百亿元。2017年,成都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4.6%,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18.8%,高新技术产值近万亿元。这些数据充分反映出成都创新改革试验奋力推进、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创意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以本次在菁蓉汇的专场活动—黑科技每日秀为例,机器人科技、人工智能、超算等21项成都黑科技项目都将亮相双创活动周,这些项目将充分展示成都应用前沿技术推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效。
二是聚力改革开放,“双创”动力支撑稳步增强。立足国家开放大局,成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大力发展新经济,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培育“七大应用场景”,将创新的落脚点放在产业培育和场景应用上,通过技术渗透、扩散和转移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行网络理政、实施“全网通办”,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让创业者“最多跑一次”。2017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6.4万家、增长42%,新增科技型企业2万户、新增就业近30万人。新潮传媒、医联、极米科技等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此次双创周活动期间,我们将在天府新区正式对外开放成都新经济研究院展厅,成都80家新经济企业108余项成果将以场景化的方式呈现,充分展示成都围绕经济新常态,加快创新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
三是聚焦第一资源,“双创”人才活力持续迸发。秉持“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成都实施人才新政,加速聚集海内外“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与优势企业协作创办专业性大学,与一流高校创办一流学科,全面构筑国际化人才高地。自2017年8月以来,成都吸引高学历青年人才超过24万人,全市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前三,“蓉漂”成为新的时代风尚,成都正成为众多青年才俊创新创业的首选城市之一。
四是聚集市场资源,“双创”带动力全面升级。天府新区、郫都区、四川大学、新希望集团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带动效应明显,探索形成政府服务创新主体、高校驱动科技创新、企业主导创新孵化、协同推进先行先试的双创新模式,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200余家594万平方米,“菁蓉汇”“创交会”“蓉创茶馆”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谢瑞武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成都打造中国创新创业“第四城”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相信,通过此次举办双创周主会场活动,一定会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机遇。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