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就业扶贫如何既兼顾田间劳作、车间生产,又能照顾家人,开江县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探索,“扶贫车间”应运而生,让不少开江农民摇身变成了工人。
“以前在外地打工,离家远,一年难得回来一次,现在不一样了,在村里就能找到工作,还能照顾家人。”今年44岁的长田乡贫困户尹月英回想起刚拿到与开江县淇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用工协议书》时,仍掩饰不住当初的喜悦之情。“自从有了‘扶贫车间’,家门口就业,一月收入2000多元,脱贫有希望,生活更有盼头!”
尹月英所在的淇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盘石车间成立了2018年7月,目前已招收员工16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8名,月均增收1500元以上。该公司还先后在该县永兴、骑龙、长岭、八庙等多个乡镇设立了“爱心”扶贫工厂,帮贫困户实现“在家就业梦”。
为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开江县定期已就业贫困人员,分批次到总厂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学理论、学技术,甚至学文化,扎实的岗位培训让祖祖辈辈在地里刨食的农民,华丽丽变身成了真正的车间工人。
“贫困人口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既能熟练掌握生产技术,更能工资翻倍,大家个个干劲十足。”该县人社局就业促进股负责人邓世平介绍道。
据了解,为办好“扶贫车间”,开江县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对设立“扶贫车间”且吸纳一定比例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或个人,每招纳一人,给予1000元的建房或租房补贴、员工工资总额5%的物流补贴、水电费70%的补贴,并推出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进行贴息扶持。
“开江县乡村三级为‘扶贫车间’的建立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我们企业也要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淇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朱宏平说道。
截至目前,开江县已认定扶贫车间5家,吸纳就业90多名,其中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35名,月均增收1500元以上。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扶贫车间10个,解决2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
同时,为鼓励更多企业或个人创建“扶贫车间”,让更多贫困群众实现就业脱贫,开江县推出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从员工社保、岗位、培训等多种渠道对“扶贫车间”进行补贴,保障贫困劳动者稳定就业,早日脱贫致富。
刘娇 唐富勇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
编辑: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