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文化元素为乡村旅游注入活力

2018-10-25 20:30:26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25日,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成都安仁古镇召开。安仁古镇又被称为“中国博物馆小镇”,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对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进行了专访,关于文化如何为乡村旅游助力,樊建川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观点:坚持文博项目与旅游产业融合,是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必要手段

“中国至少有五六百个古镇,有一些比较凋零。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一定要有新的内容,才能留住游客。游客才能待在那里吃你的特色菜,住你的酒店。”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在接受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说。

樊建川认为,文化为乡村旅游带来“灵魂”,注入“活力”。 坚持文博项目与旅游产业融合、创意文化与旅游融合、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是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必要手段。

除此之外,还要坚持文化旅游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一是在陈列布展中尽可能增加多媒体等科技展示手段。二是在管理服务过程中注重互联网+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如园区内已WIFI全覆盖、实现电子门票、微信、支付宝付等支付方式、微信语音讲解、VR游览等等;三是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网站等多渠道宣传和提供服务。

做法:将博物馆与乡村旅游结合,焕发新鲜活力

“刚开始我去到宜宾李庄古镇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好也不坏,后来我帮他们建造了六个博物馆。“樊建川向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介绍,”比如抗战时期,中央博物馆搬到李庄,我就建了中央博物院李庄旧址陈列馆;梁思成、林徽因的云潮学社在李庄有过旧址,我就建了梁思成林徽因旧史陈列馆;当时同济大学医学院、法学院、工学院在李庄开课,我都分别给它建了旧址陈列馆。”

文化与古镇相结合,古镇就变得除了山水之外,还有了新的灵魂。“建了六个博物馆以后,可能李庄过去一个小时就逛完了,现在可以逛一天。”

海螺沟磨溪镇也是文化与美景结合的经典案例。“我们都知道海螺沟是冰川旅游,其实红色旅游也是乡村旅游的一大热点,那么如何让冰川旅游和红色旅游相结合?”樊建川说,“我在磨溪镇建了一个红军博物馆,就在通往冰川的路口。于是这里变成冰川旅游加红色旅游,双轨并行内容更加丰富。”

规划:电影小镇助力古镇重聚人气

“最近几年我还会建三个与乡村旅游主题切合,且为乡村旅游注入新鲜活力的博物馆。”樊建川谈及下一步的计划仍是兴致勃勃,“初步打算在成都大邑县新场镇建12个电影博物馆。”

樊建川说,他将把古镇的山、水、民俗全部保存,如何在保存完好的基础上增加吸引力?他讲了一个电影小镇的概念。“12个电影博物馆,我能保证老百姓、游客能够看一天。关于设计内容,樊建川也向记者做了详细阐述,内容涵盖多样:电影发展史博物馆、电影胶片博物馆,电影故事片馆、儿童电影馆、红色电影馆等。除了单纯的内容展示之外,樊建川还计划增设互动内容。如儿童馆,除了讲全世界的儿童片之外,还要有儿童游乐场。戏曲片馆立一个小剧场可以现场表演川剧、黄梅戏。科幻片馆,加一些科幻讲堂等等。

古镇除了有山有水,还有12个不同的电影博物馆。这样可以满足各种游客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文化性和体验性。“坚持创新,以文化旅游为平台,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樊建川说,”这就是我对主题式的小镇应该注入文化的一个想法。”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