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眼!游仙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经验吸引全国目光

2018-11-02 08:16:49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1日,近百名前来绵阳参加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座谈会的与会人员,前往游仙区游仙镇、徐家镇、柏林镇、忠兴镇、街子镇等地,现场参观该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特色亮点工程。

参会嘉宾参观游仙镇仙鹤湖城乡饮用水源地

在游仙镇仙鹤湖水库,与会嘉宾对游仙区积极引入民营供水企业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的做法表示赞许。据介绍,游仙区财政投入1.2亿,对城乡饮用水源地──仙鹤湖水库开展综合整治,完成保护区范围内所有居民98户305人的整体搬迁;实施水体监测监控系统提升改造,实现全天候水源地在线监测和360o全方位视频监控。通过主管网连通、旧管网改造、“户户通”工程,建立起城乡镇村互为补充水源、城乡全域调度的供水体系,全面实现游仙北部、南部和城区三大片区“同网、同质、同服务”整体优质供水新格局。

嘉宾参观徐家镇鹤林绿洲低效林和荒山开发项目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不仅实现了节水和增效两大目标,而且带动乡村振兴发展。”据徐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了水源保障优势,用水条件的改善,提升了投资和综合产业布局的价值。在徐家镇鹤林绿洲产业园,与会嘉宾对游仙区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激发民营企业主回乡投资,对低效林和荒山进行开发,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举措无不称赞。

据了解,游仙区在3个镇乡9个行政村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形成了“333”工作经验,即:突出政府统筹、群众参与、党组织引领“三个主体”,组织保障出效益;夯实资源分配、设施配套、明确产权“三大基础”,水价改革增动力;推行分类水价、累进加价、奖补激励“三项机制”。

嘉宾参观柏林镇“水肥药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系统

柏林洛水葡萄产业园“水肥药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引起参会嘉宾的广泛关注,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由首部系统、田间系统、施肥系统、智能管理系统等8部分组成。在网络状态下,系统管理员对低轨卫星、视频监控、云气象土壤墒情检测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通过智能管理系统(电脑、手机APP),向首部系统发出指令,实现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建设后,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8以上,节约用水达到80%,亩均减少用工60个,降低人工支出约4800元;每亩减少肥料、农药用量达到37.5%以上,降低农资1500元同时降低面源污染50%以上,每亩共节约成本6324元。

水肥药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

每到一处,参会嘉宾听汇报,看展板,实地参观,对游仙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智能化灌溉、河(湖)长制……一系列创新做法换来天蓝地绿水清人和,都赞叹不已。(杨宗友 摄影报道)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