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如今,走进宣汉县黄石乡太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只见13幢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房前屋后环境幽雅整洁,乔迁新居后的村民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
近年来,宣汉县黄石乡太平村紧紧抓住国家扶贫政策机遇,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思路,突出特色,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提高生活质量,搬出一条幸福之路。
抽号分房,喜圆贫困户新房梦
太平村辖区有366户1359人,其中建档贫困户64户234人,易地扶贫搬迁户有15户46人,集中安置13户37人,分散安置2户9人。
11月1日,黄石乡太平村太平弯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黄石太平湾安置点集中交房仪式在县以工代赈办、黄石乡政府的联合主导下隆重召开,13户贫困户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房中分到了属于自己的新房,喜圆贫困户“新房梦”。
当天,村民们早早来到会场,激动地等待分房时刻的到来。“张传述,2—3号房”,村民张传述“手气”很好,抽到自己满意的新房,他成为太平村里第一个抓阄分得房子的人。抽到5—1号房的贫困户张传跃,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整个抽签分房过程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做到房源公开、安置对象公开、安置结果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抽签分房仪式现场,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采取现场抽号分房方式,由易地搬迁户排队抽取房号,并当场公布,让搬迁户当场签字确认。
据了解,这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房共13幢,四种户型。其中,50平米7幢,75平米2幢,100平米3幢,150平米1幢,参与此次抽号的安置户有13户,惠及村民37人。
乔迁新居,挪出穷窝颂党恩
“党的政策硬是好哟,我们人都老了,国家还盖新房子让我们搬来住。”家住太平村三组的村民符必爱,一家人搬进新房感到特别满足,高兴地对记者说。
2014年,符必爱因身患重病,常年坐在轮椅上生活,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被评定为建档贫困户。多年来,符必爱一家3人“蜗居”在2间面积不大的木结构房屋里,加之居住地交通不便,就医就学困难,于2015年被评定为易地扶贫搬迁户。
通过抽号分房,符必爱在太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分到了属于自己的新房,一家人挪出“穷窝窝”,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结束了在破烂房屋里过着艰苦生活的日子,开开心心地过着幸福生活。
据太平村村主任修旭建介绍,该村在充分征询搬迁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以利于发展为目标,合理规划,科学选址,集中打造了太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本实现安置一户,脱贫一户。
发展产业,让搬迁户安居乐业
“如果我们集中安置点周边要发展优质柑桔,我将积极响应,率先把自家那几亩地全部载上柑桔树,那收成要比种稻谷、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划算多了噢!”提起发展优质柑桔,村民张传跃十分兴奋,没等分管扶贫工作的黄石乡副乡长冯陈林说完,他抢过“话筒”喋喋不休地说。
据了解,黄石乡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扶贫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方式,大力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经果林产业,让扶贫产业长期惠农增收,既要让搬迁群众有地种、有事干,更要让其有技能、有钱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安安心心地住下来。
据冯陈林介绍,该乡规划扶贫资金80万元,在全乡发展优质柑桔1000亩。其中,该乡规划扶贫资金17万元,在太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周边发展优质柑桔300亩,帮助群众通过特色种植实现稳定增收。同时,该乡立足安置点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除了大力发展产业发家致富,还将加大搬迁户劳务输转。
目前,该乡已经完成了优质柑桔前期考察询价,预计明年全部完成优质柑桔1000亩的栽种任务,率先在太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周边发展优质柑桔300亩。
张平 漆楚良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