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信心 四川民营企业家声音】四川琪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家琪:会议给了我们明确方向 要把服装这个传统产业变成一个朝阳产业!

2018-11-21 20:24:05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20日,四川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在会上,100名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和100户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受到表彰。这些民营企业家代表们对四川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是否满意?对未来是否有信心?四川发布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话四川优秀民营企业家。

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名片:

四川琪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拥有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制衣设备和优秀的设计团队。中国驰名商标、全国职工模范小家,国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纺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连续多年获得中国服装协会百强企业,拥有专利20余项。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汶川及芦山大地震发生后,积极解决灾民的各项问题。

作为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代表,四川琪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家琪告诉四川发布记者:“在我们比较困惑的时候,清华书记、尹力省长为我们这样打气,所以我们现在要重振精神。回去之后,我们马上要召开集团的千人大会,要传达今天彭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琪达千名员工要鼓舞士气,提高技术产能,要站得更高,把我们的事业发展的更好。”

公司未来要朝哪里走?他表示:“今天这个会议给了我们一个很明确的方向。我们现在要立足四川,走向西南,占领全国,走向世界。”同时,他也表示,要坚持走科学的现代化的道路,通过大数据等的应用把服装这个传统产业变成一个朝阳产业。

他表示,服装在四川的市场很大,我们已经进入银行、电力、公、检、法、移动、电信、航空系统等多个领域,在北京甚至欧洲、日本等地都有我们的市场,公司现年产值已超过八个亿。

彭家琪说,我们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次,从1984年到1987年,实现了从作坊式到工业化的转型;第二次,从1987年到1995年,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第三次,也是最重要一次,从1995年到2008年,我们引进了智能生产线,实现西服工艺的智能、半智能化生产改革,这次转型也奠定了琪达的今天。彭书记也为我们点赞,认为我们从一个传统的企业走向了时尚化、现代化。

服装产业的智能化生产改革怎么改?又意味着什么?彭家琪介绍,近年来,集团投入上千万与其他单位合作,自主研发出了服装“高端定制测量系统”,用新的仪器替代人工进行人体测量,带来了许多便利。从满足服装精细化定制需求来说,以前的服装生产,号码多为大、中、小号,现在通过定制测量系统精确测量,可以根据不同人的身材准确测量尺寸,真正实现量身定制服装。从便捷程度和效率上来说,以前,测量1000人的尺寸,需要派出20名工作人员,耗时两周才能完成,现在,通过扫描仪现场扫描数据,并通过云端实施将数据传回总部,同样的工作量只需派出两名工作人员耗时两至三天即可完成。

“技术改革也解决了我们之前面临的很多困难”,他说,我们每年有100多万客户,至今已有上千万数据。从去年开始启用新型测量系统至今,我们仍在不断研究完善,这些数据也为我们进一步提升技术产能奠定了基础。今后,我们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现代测量技术、大数据分析这套体系的全面应用,就像彭书记所说,真正地把服装这个传统产业变成朝阳产业。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摄影报道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