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服务、把握趋势……《2018年四川政务新媒体发展观察报告》重磅发布!

2018-11-30 12:11:58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30日,“微政四川──2018政务新媒体年会”在成都金牛宾馆盛大启幕。现场发布了《2018年四川政务新媒体发展观察报告》,据了解,此次报告主要是考察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期间四川省政务新媒体账号的运营情况。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四川发布总编辑简文敏在会上发布了《2018年四川政务新媒体发展观察报告》。简文敏介绍,2018我省政务新媒体稳中有进,继续位列全国政务新媒体影响力第一阵营,居西部首位。

位列全国政务新媒体影响力第一方阵 四川政务微博、微信稳中有进

报告显示,我省政务微博整体实力较强。在人民日报近日发布的2018第三季度微博影响力报告中,四川位居全国省份政务微博竞争力第一,成都斩获全国城市政务微博竞争力第一。此外,四川省有11个城市跻身城市政务微博竞争力排行榜TOP100。

报告监测的全省1069个政务微博样本,拥有粉丝约4102.11万,较去年大幅增长了1153.79万。今年我省拥有100万名以上粉丝的政务微博达到了6个,比去年增加了一个。这6个政务微博分别是@成都发布、@成都共青团、@成都人社局、@新都资讯、@四川司法、@四川旅游。分析这些头部账号的特点,一是开通时间较早,二是全年平均发稿量大,远超平均水平。三是重视互动沟通。

四川省经认证的政务微信账号数量也呈增长趋势。综合来看:全省1124个样本政务微信样本,在监测周期内共发布微信稿件44.39万篇,比去年增加了20.66%;总阅读量达到4.05亿次,比上一年增加了0.89亿次。

2018年,共有49个政务微信生产出了129篇10万+文章。这129篇“10万+”文章共同具有的特点是准确定位、权威发布;关注民生、强化服务;把握节点、引导舆论。

现场还显示了四川政务新媒体总榜TOP100的分布情况。在TOP100榜单里,县(区、市)级的政务新媒体数量最多,占35%;第二三名是市(州)级政务新媒体账号和公安系统账号,占比均为16%;其次是共青团系统账号,占12%。

注重服务 延伸基层……2018四川政务新媒体呈现这些特点

简文敏介绍,2018四川政务新媒体呈现四大显著特点。一是矩阵联动“重策划”。四川各级政务新媒体平台在全国联动上独具匠心,在重要时点上巧妙构思,在内容设置上精心策划。二是内容呈现“重技术”。直播、短视频、无人机、AI、H5、漫画、MG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逐渐被政务新媒体运用在运营实践中。三是政务服务“重实效”。“成都税务”实现一键查询涉税信息,一键办理发票业务。“平安泸州”开通全省首家“微信报警”功能。四是账号建设“重基层”。目前全省183个县党政宣传系统的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开通率,已经分别达到79.78%和91.80%。

迈入新时代!2018年四川省政务新媒体趋势展望

报告提出,政务新媒体迈入新时代。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启动,到今年4月印发的《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沿着这样的路径,明天,到政府部门办事等同拿出手机购物,指尖一点,立等可待;明天,“不见面审批”就是常态,无须再找熟人、朋友或中介;明天,政务服务真正是一种享受,在互联网的加持下,一切简单又简便。

报告提出,政务新媒体的发展要更好地服务群众。须打破信息壁垒,使信息互通、服务增效。大力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数据开放共享,实现数据共享、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紧紧抓住数据共享的政策要求,通过政务新媒体平台有效整合各类数据资源,从而实现尽可能丰富的政务服务。

报告提出,打通政务新媒体最后一公里,基层政务新媒体迎来大发展。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基层政务新媒体迎来重大机遇,这将打通基层政务新媒体“最后一公里”。以政务新媒体两微一端为本底深度融合信息发布、便民服务、舆论引导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将成为政务新媒体大体系的新生主力。

报告提出,优秀的政务新媒体必然能正确回答“我是谁”“为了谁”。

牢记其本质是党和政府,唯一目的是服务群众,才能在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技术水平中不断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切实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编辑:彭宛聆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