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达州市达川区桥湾小学作为桥湾镇控辍保学牵头学校,负责境内巴河以南的十个行政村“控辍保学”工作。这十个村被滔滔巴河阻隔,远离场镇,交通闭塞,山高林立,沟壑纵深,贫困人数多且居住分散,适龄儿童有1041名。
搭好摸排直达桥
桥湾小学建章立制明确从校长到教师的控辍保学职责;成立10个包村小组,组长全部由共产党员担任,立下军令状;全面落实“四线摸排制”,强化与区教科局、当地乡镇、村社干部和乡贤直达沟通,建立工作微信群对学生就读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对参与摸排教师开展多轮培训,签下承诺书;制定《走村入户须知》,对摸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分类梳理指导意见,通过走村入户对10个村开展5轮“地毯式”摸排,确保每项工作步调一致;开展多轮交叉检查并反馈数据到乡镇、村社进行数据再核实。
搭好劝返连心桥
建立党员干部与特殊儿童结对机制,立足客观实际,做实劝返复学工作,不放弃、不抛弃一个适龄儿童,真正做到不让一个适龄学生辍学。兰庙村适龄儿童周桥,系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轻度智力残疾,不爱学习,非常调皮。父母管教得头痛,失去信心,秋季开学时没有送其到校报名。得知情况后,学校立即建立问题台账,副校长郝德刚迅即率队多次上门,从法律、政策和儿童成长等方面与家长交流,最终得到家长的认可和理解,周桥得以正常入学。
搭好送教暖心桥
扶贫先扶智,教育无盲区。针对特殊儿童,桥湾小学全力动员其随班就读并给予特别的关爱,对不适合随班就读的6名残疾儿童安排党员教师一对一送教上门,让教育公平落地落实。印盒村儿童肖建涛,因身体特殊情况不能随班就读,送教老师孙孝华从拉家常开始,关系越走越近,其家人从排斥送教到心怀感激,对孩子的未来也由绝望变成了希望,肖爸爸动情的说,只要看到孙老师出现在地坝边上,就感觉特别亲切。
搭好资助救助惠民桥
桥湾小学利用乡镇“赶场日”、农民夜校、村村响等平台,对教育资助救助政策进行多轮多次解读,走村入户宣讲并对摸排区域全覆盖张贴教育资助救助宣传画。严格核查信息,对家庭基本情况、贫困原因、是否符合条件等进行多方认证,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到发放精准到位,确保无一例因贫失学。
邓小溪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