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件大事、十项重点工作…… “画像”四川今年做了啥!

2018-12-12 15:19:22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2月12日,解读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召开,据了解,在12月10日举行的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彭清华书记代表省委常委会报告了一年的工作。这一年,四川做了哪些重点工作,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

省委新闻发言人张道平在发布会上介绍,在彭清华书记的报告中,对省委常委会今年工作概括为“五件大事”和“十项重点工作”。

这“五件大事”是: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召开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谋划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以实际行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十项重点工作”包括: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用力全面深化改革、切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数”看四川:

一是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1%、增速在全国前十经济大省中位居前列;预计今年全省经济总量将突破4万亿元大关、增长8%以上。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发生新变化。农业持续稳定发展;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规上企业利润增长20.2%、连续21个月保持在20%以上;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6%,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

三是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态势。作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省领导小组和各片区联席会议充分发挥作用,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州)积极行动,成都与其他20个市(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及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签署合作协议25个,大力推进开放通道、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协同共建。前三季度,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3%、8.6%、8.5%,高于全省0.2、0.5、0.4个百分点;攀西经济区增长4.9%,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80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320多亿元,全省区域发展呈现出协同共进、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是开放大通道建设迈出新步伐。加快补齐高速铁路短板,成南达万高铁纳入国家沿江高铁建设实施方案并调整至“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成自宜高铁自宜段实现开工,成蒲铁路、川藏铁路成雅段已具备开通条件,成贵铁路成都至宜宾段实现贯通,川南城际铁路、成都至兰州(西宁)铁路四川段、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等在建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超过5000万人次,天府国际机场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全省通车里程突破7100公里;推动乐山港、宜宾港、泸州港整合发展,内河航运能力切实提升,“四向八廊”综合交通走廊建设加快推进。同时,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赴俄罗斯参加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深化与德国、法国、日本、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交往,成功举办中非民间论坛、中美省州长论坛、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活动和展会,加强与广东、浙江、重庆、广西、甘肃等省份的合作;加快推进国别合作园区建设,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川正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

五是民生保障迈上新水平。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前三季度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9.2%;截至10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4.78万人、创历史同期新高,城镇登记失业率3.54%、创近年来新低;预计今年全省104万贫困人口、3513个贫困村、3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