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出台33条政策措施 设立50亿帮扶基金 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2018-12-20 22:50:29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2月20日,绵阳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在市委党校召开。310家民营企业和商(协)会代表、各方面代表人士、党政领导干部共聚一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精神,共商绵阳民营经济发展大计。绵阳市委书记刘超出席大会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落实中央、省委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大张旗鼓地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重要贡献,大张旗鼓地表彰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中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做优做强,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会上,表彰了50位民营企业家及50个民营企业。《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明确提出了民营经济发展目标,为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绵阳提出了33条政策措施,新建设立50亿民营企业发展帮扶基金。

为了助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意见》中提出了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支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实力等七大举措,以33个具体政策推动化解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现实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落到实处,让民营企业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此,《意见》也提出了力争到2020年,绵阳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过40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1700亿元,民间投资规模达到900亿元。到2025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过50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2800亿元,民间投资规模达到1400亿元。

针对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普遍诉求,绵阳下决心送出真金白银、给足发展空间,努力让企业“解渴”、给企业“减负”、帮企业“克难”。对此,《意见》中明确指出设立总规模为50亿元的中国(绵阳)科技城民营企业发展帮扶基金,以市场化的股权投资方式帮助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纾困解难。 

在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方面,《意见》提出了依法保护民营企业财产权、自主经营权、创新权益和建立完善合法权益保护机制等多条政策措施。将纵深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新监管和执法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改革举措,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此外,《意见》中还将支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包括鼓励大众创业,针对高校青年、返乡农民工、下岗工人等创业群体定期开展创业培训,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可分别申请最高不超过15万元和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个转企”“小升规”;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每年遴选50户优质民营企业进行重点培养,制定“一企一策”扶持方案。(杨宗友)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